关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2009-09-03 11:17:52)
标签:
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经验主义英国迈克尔杰克逊重庆打黑求职 |
分类: 杂谈 |
一、
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长足发展,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巨大变化方面。从而导致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这些研究方法主要有:
(一)均衡研究方法
(二)静态与动态的研究方法
希克斯在《价值与资本》中指出:“我把那些我们并不计较日期的经济理论称为静态经济学;而把那些对每一数量都必须注上日期的理论称之为动态经济学。”这就说明是以时间的变化来区别的。
静态研究方法是抽象掉时间因素和变化过程而静止地分析问题的方法,优点是可有效地说明均衡分析的条件。
动态研究方法总是考虑不同时点某些变数的大小,通过引进时间因素来分析经济事件的变化及调整过程。
(三)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证伪分析法
实证分析法,按照国内知名经济学家樊刚先生的解释是这样的:“从经济现象的分析、归纳中,概括出一些基本的理论前提假设作为逻辑分析的起点,然后在这些基于现实得出的假设基础上进行逻辑演绎,推导出一系列结论,并逐步放松一些假设,使结论更接近一些现实”。由实证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及检验标准是客观现实。
规范经济分析方法是研究经济运行“应该是什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来探索达到这种价值判断和社会目标的步骤。
证伪分析法。
布罗格在其《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论归纳成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实证主义在被现实证实以后,证伪主义出来用现实和理论推导提出质疑,以此推动经济学的发展。
(四)数理模型分析方法
数理模型分析方法在经济学中20世纪得到广发的运用,如计量经济学的兴起,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博弈论的引进,使数学在经济学中得到广泛运用。应该说,这是经济学这栋大厦更加严密,表达更准确,但也不能过分滥用数学,这方面是存在争论的,关键是在于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
(五)制度分析方法
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家就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在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来研究经济问题。但人类的行为远比“经济人”假设复杂,同时把制度作为变量,用正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制度的构成和运用,系用经济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社会文化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这是一个重大贡献。
这种分析方法将经济学的前提假定重新做了界定。建立在三个假定的基础之上,一是人类行为与制度是有内在联系的;二是人的有限理性,人的机会主义倾向,即人是有随机应变,有为自己谋取私利的追求。以上三个假设,说明制度作为一种变量能够改变人们为其偏好所付出的代价。
以上罗列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进一步笔者认为应进一步探讨一下两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特征,以加深对方法论的深入理解。
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特征
(一)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西方经验主义哲学。经验主义在18世纪中叶表现为科学主义思潮的名流派,如实证主义、马赫主义等主要诞生在英国,在很大程度上以英国经济学家为主的古典经济学从一开始就必然打上经验主义时间观与方法论的烙印。另外,经验主义与科学密切的关系决定了致力于“科学化”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必然以经验主义为自己的哲学基础。经验主义把人类的知识限定在经验所能达到的现象范围,排斥了许多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命题。强调应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成为科学的方法论与认识论。经济学之所以被称为“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是因为经济学更彻底在理论构建和研究中贯彻了科学哲学对方法论的要求,最突出的是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英国古典经验主义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主要起了三方面的作用:第一,把经济学看成是以事实、感觉、经验为依据,是有客观性与规律性的科学;第二,认为作为科学的经济学应当建立在几个假定之上的演绎推理伴系,推论的结果应与实际经验紧密联系;第三,是从经验主义伦理学的功力原则出发,边沁主义和穆勒的发展,把利己动机为动机“理性人”作为经济科学的出发点和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
(二)方法论与经验主义哲学、科学哲学
英国古典经验主义哲学是古典经济学的思想源,十九世纪中叶的科学哲学构成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构成与研究方法。主要是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科学哲学是实证主义在现代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演变的线索是:从实证主义开始,经过实证主义的第二代马赫主义,然后经过逻辑原子主义这个中介到了逻辑实证主义。从波普的证伪主义开始,到库恩的范式理论和拉卡多斯的精致证伪主义,以及费叶拉本德的多元主义方法论,这称为科学哲学反实证主义阶段。
科学哲学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反应在80年代末西方主流经济学进入了博弈论阶段。博弈论恢复了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对人的重视,此时经济学中的人不在是一种对价格参数作出被动的确定性的反映的函数关系,而是有着不同知识结构,面对不同信息做出判断人格化的人。
总的来说,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是“惟科学主义”的。所谓“惟科学主义”是指一种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用于哲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一切研究领域的观点,认为只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的探求知识。这种一元主义方法论观点遭到非主流经济学的攻击。如以米塞斯为首的奥国学派认为要以人类可以领悟的第一人称知识为社会科学基础的“悟”学说而不是以经验的、可度量的第三人称知识的主流经济学方法论是西方经济学具反对一元主义方法论的主要学说。但抛弃科学的可验证原则,就等于放弃科学评判的客观标准,经济学将陷入混乱。
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基础上的公理化的演绎逻辑方法。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另一主要特征是坚持实证与规范的划分,以可检验性作为评判理论的标准。作为科学建立的前提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相分离。主流经济学也据此划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这一划分的意义在于对经验检验的追求使西方主流经济学必须根据现实的发展不断对理论进行修正。因此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是开放的,不断调整的。再者,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另一方法论特征是对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的追求。也就是认为社会科学最恰当或最有效的认识来源于对个体现象和过程,为宏观经济学寻找坚实的微观基础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家的努力目标。随着博弈论进入主流经济学、发展论的个人主义原则得到加强。经济研究转向个体。可以说,以个人主义原则为基础建立包括所有经济学命题在内统一的公理化理论体系始终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努力的方向。
三、对今后经济金融研究的思考
上文对目前广泛运用的方法论以及方法论的哲学基础进行了叙述。我认为作为一位经济学研究者有必要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方法论。前面说过,经济学的几次“革命”如边际革命、理性预期革命等都是方法论的革命。另外,目前已出现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随着经济学认识领域的拓宽和方法论的多元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度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经济学概念大量引入。面对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挑战和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诸多学派的加入,西方经济学又出现了许多交叉科学和边缘学派。如混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法律经济学等成为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一大景观。面对经济学迅速发展的形式,更现实方法论在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要做到:
(1)追踪经济学发展趋势,做好文献跟踪。始终站在本理论研究的前沿。惟有了解经济学的发展,才有可能有适当的创新,否则陷入“迷茫”状态。
(2)做好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工作。应该把经验检验作为评判理论的标准。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得出什么理论,最后都因为实践服务,接受实践的检验。用经济学的语言讲,要从过去“应该是”为主的规范研究转为以“是什么”为主的实证研究。
(3)树立“科学严谨”的学风,扎扎实实研究一点理论与现实。经济学都是以经验和科学主义方法论为哲学基础。这就启示我们要利用好、学习好这些方法论,遵从科学、严谨的学风以及文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力求有一丁点创新,这是一个经济学人的目标追求。
任何一门社会科学的进步和突破都离不开方法论的变革,金融学也是如此。近年来金融学发展很快,很多数学方法、物理方法均引入金融学科,给金融理论注入了生命力,拓展了金融学的研究空间,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方法论的革命引起了经济学的革命。只有认识到方法论在经济金融理论中的重要作用,才能在今后的研究中注意方法论的运用。本文拟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作简要的回顾,对研究的方法论作些思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