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初三语文课
(2011-09-06 14:44:00)
标签:
倾听花开的声音随风备课室他山之石杂谈 |
分类: 教育教研 |
如何教好初三语文课
我教初三毕业班的语文课已经有几年了,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答卷,这是摆在每一位初三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特殊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提高学生的优秀率和降低学生的低分率更是每一位初三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我在新学期的开始阶段,认真地回想和思索一下自己以往几年的语文教学情况,对比新课标剖析一下语文教学的得与失,并认真剖析所教班级的学生的情况,我定下了以下的打算:
一、背景
从学生方面看,由于我们的学校是农村中学,不管是教学条件还是学生的学习环境,都有必定的局限性,以至于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以下的一些弊端。
(1)语文积聚贫乏,语文视野狭小,语文根本知识零星或一知半解。
(2)思想浮浅,思维单一,缺少想象力和联想力,缺少灵活性和深入性。
(3)阅读理解能力、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不强。
(4)语文习惯较差,读书缺少耐烦,做题不够细心,书写缺少规范。
(5)语文学习态度不精确,以为凭自己现有的知识程度即可应付。
二、办法和假想:重精读,抓略读,促泛读。
重精读,就是要把每一篇课文上好。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重点难点,找好教材的切入点,创设好教学情景,以引发学生读书、思考和训练。
本学年教材两册共有十二个单元,所选篇目都有很强的文学性,教学时要注意文学欣赏的感悟性、审美性和发明性等特色,通过两册教材的学习,使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得到进一步发展。
1、学习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绪,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的语言,还要展开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教学时从朗读入手,品味和赏析诗歌的思想、语言、节奏、韵律以及技法等,提高学生的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中外散文。重点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绪,欣赏文中人物、事件、景物的描写,品味精妙的语言。
3、学习古今中外的小说名篇。重点是欣赏小说的细节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小说中的重要人物,深入探讨和研讨课文是如何运用这些描写手段的去展示了人物的精力面貌和性情特点。
4、学习中外戏剧文学剧本和电影文学剧本。重点是剖析人物形象。教学时从戏剧冲突入手,通过人物对白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还原文字所传达的画面和意境。
5、古代诗文。重点是在前面几册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拓展和强化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习惯、方法和能力。古诗文教学,应当把学生的朗读和背诵作为课堂的主旋律。来培育学生的文言语感,同时增强对字词句的认读和记忆,积聚文言词语,把握内容,体会文言文的语体作风和语言作风,能作一点个性化的评点和赏析。
抓略读,就是选用好一本课外配套读本,要求学生每天至少看一篇精美的短文,然后做好读书笔记,笔记内容为:(1)生字生词或好词佳句。(2)文章重要内容概括。(3)评点赏析(4)质疑问难。教师可以采用抽查的方式检讨,或利用课堂时间,或利用课外复习时间,集体就某些有价值的共性问题展开讨论,达成共识。
促泛读,就是要求学生每天都能抽出一些时间读书看报,把自己感兴趣或有价值的材料进行摘抄或剪贴。
三、复习策略
1、器重语言材料的积聚。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聚 , 没有积聚的语言是苍白的 , 没有积聚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聚才干激活思维 ,
能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 , 首先是积聚大量的语言材料, 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
学生积聚的内容重要有:(1)、字词积聚,(2)、古诗文积聚,(3)名言警句积聚,(4)名著积聚,(5)语文常识积聚等。学生在积聚方面重要的问题是记忆不清晰、不完全,表现在试卷上,要么是写不出,要么是书写时添字、漏字、写错别字、笔画不清等等。要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 在复习时应强化如下四个环节 :1. 领悟含义。对背诵的诗文 , 要领悟其含义,特殊是其中的症结字词 , 要真正弄懂。 2.
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 , 要用红笔圈点出来 , 以激起有意注意 ,重点把握。 3. 边诵边写。在记忆时 , 可边背诵 ,
边用笔写出上下 句或句中的症结字 , 以防 " 口是手非 "。
2、突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阅读写作能力的考查始终是中考语文试题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下面归纳出一些阅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
阅读训练方面。
(1)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 “精确 ”。即精确把握文章重要内容,精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入含义 ,
精确理解文章宗旨和思路,精确懂得文章的写法和特色。
(2)提供必定量的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训练。阅读经验对于阅读能力的培育非常重要。阅读步骤的具体操作质量往往依附于精确有效的阅读经验。而阅读经验的形成确实要有必定数量的阅读和有质量的思考。必定的阅读量可以培育起较好的语感。而经常性的思考可以锻炼思维 , 激发潜能。同时在必定量的阅读训练中可以通过对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重复比较思考 , 改正自己的思路偏差 , 修整完美自己的思维。
写作训练方面。
(1)写作是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 , 就其能力层级而言应当属于 “
发明 ” 。文章一旦被写出来 , 不论其程度高下 , 只要不是抄袭 , 都可以看作是同窗们的一种创作。在强调可用多种文体写作的大环境下
, 仍要器重培育自己的文体感 , 要强化对表达方式的训练。
(2)在复习阶段培育学生对生活环境、周围事物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普遍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做好素材笔记,就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自身新近发生的事件,新近发生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到考场上有比较充分的选材余地,同时也使自己的作文洋溢着真情实感。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因为考场作文是以理解为前提的。善于理解剖析作文试题中的提醒、要求 ( 有的还有材料 ) 的内容 ,
并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让学生把近期的作文收集整顿,深入剖析自己在审题方面得与失的,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或挑选一些好的习作和考场作文
, 研讨一下它们的作者是怎样把握题意 , 怎样开辟思路 , 怎样精选材料 , 怎样构思谋篇的 ,
在语言运用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优秀作文都怎样做到标题新鲜 , 想象奇特 , 构思奇妙 , 材料新鲜 , 细节鲜活 ,
情绪奇特的。
(4)要求学生经常阅读报刊杂志 , 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使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期气息。
任何教好语文课,
如何搞好语文复习,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浮现出效果,是一门教学艺术,我一直在积极摸索。我以为:只要我们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动身,扎扎实实搞好语文复习,信任学生的语文能力必定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在中考中取得好造诣。那么,我们的教学就能达到有效教学的境界。(作者:林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