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忘了人”——在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聘任仪式上的讲话

(2014-12-01 08:21:31)
标签:

华科大

武汉

朱九思

杨叔子

李培根

分类: 随笔

不要“忘了人”

——在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聘任仪式上的讲话

 

实事求是地说,兼职教授也好客座教授也好特聘教授也好,有幸受聘为这样大多带有荣誉性质的教授的机会,迄今已有若干次了。但同样实事求是地说,哪一次都没有受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这次让我感到高兴和激动。所以如此,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两三年前我来华科大时深受感动。准确说来,201245我应贵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邀,第一次来到这所985华中名校,来这里演讲。尽管我外出演讲时几乎每一场都座无虚席甚至站无虚地,但像前年45日那样就连我的一位武汉市民朋友通过和我的私人关系都没能挤进会场的正可谓水泄不通的情形,在我还算健全的记忆中,十几年来仅此一次。这让我带着永远的感动、永远的温馨认识了华中科技大学,认识了这座校园近乎爆炸的人文氛围,认识了这里的老师和学生。甚至让我对武汉这座城市产生了由衷的敬意。

另一个原因,是我所景仰的朱九思先生、杨叔子院士和李培根院士就在华中科技大学,并且都曾出任校长。我曾拜读过杨先生的演讲稿和李培根先生“根叔”几年前那篇有名的开学典礼致辞和今年夏天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兼退休告别演讲。我惊异于两位理工科教授具有那般纯粹的由内而外的激情,那般深切的忧患意识、丰厚的人文修养甚至修辞自觉,以及直言不讳的勇气和近乎灵魂自救的内省精神。就在动身飞武汉之前我还拜读了贵校编辑出版的《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5卷中杨先生十五年前在这里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这样慷慨陈词:“忘了人,就忘了一切;忘了人文教育,就忘了人的思想、感情、个性、精神世界,从而也就忘了一切。”完全可以断言,华科大非比寻常的人文氛围同三位前任校长的人文情怀息息相关。

而这样的人文情怀显然被继承下来。作为一个小小的例证——这也是我要说的第三个原因——就是我这样的角色居然也会在此受聘为兼职教授。实不相瞒,我一不是领导二不是博导更不是院士。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却至今仍在教研室副主任兼党支部副书记手下鼻涕一把泪一把当一名平头教员。夜半更深,风雨如晦,我每每哀叹自己在过往人生中失去的东西是多么惨重。而就在我如此万念俱灰之际,忽然春暖花开,华中科技大学要聘我为兼职教授。于是我马上遵嘱找专职教授证书等各种证书,没想到翻箱倒柜找到半夜鸡叫也没找见,那东西活像一声枪响后树上的三只鸟一样无影无踪。然而你们照样义无反顾地邀我来此参加受聘仪式。这意味着什么呢?不用说,意味着华科大看重的不是行政职务或者官衔,不是这样那样的证书,而是人,是人本身,没有“忘了人”。毫无疑问,这正是一所大学极可宝贵的品格,是自朱九思先生、杨叔子院士开始秉持的人文情怀一以贯之的践行。

由于以上三点原因,恕我重复,我对受聘为华科大兼职教授感到分外高兴分外兴奋,甚至有几分骄傲。请允许向尊敬的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向尊敬的外国语学院领导和各位大学同行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你们给我这样的兴奋、这样的荣誉和骄傲。

自不待言,这也是一种缘分。我一定珍惜这种缘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固然愧不敢当,但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毅力和心情多少还是有的。我一定力尽绵薄,争取不完全辜负华科大对我的好意和期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