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林少华
林少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698
  • 关注人气:23,8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名片上的名堂

(2013-08-19 09:19:57)
标签:

名片

教授

处长

官本位

文化

分类: 随笔

名片上的名堂

 

    年底会多。前些日子参加一个专业协会象征性改选常务理事会的会议,与会者多是大学人士。随手拿过名单扫了一眼,从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到常务理事,职务一栏几乎清一色是“官衔”:某某校长副校长某某院长副院长某某处长副处长某某主任副主任……。会下寒暄交谈时接得若干枚名片。也是因为百无聊赖,休息后续会时我把名片整齐放在眼前桌面上“研究研究”。数了数,九枚。款式不同色调不同,但有一点不约而同——九枚名片无不堂而皇之地印有行政职务:副校长、校长助理、院长、副院长,最小的也是系副主任。其中一人竟把××市政协常委、××评委会副秘书长等头衔加印上去,密密麻麻竟有七行之多,而本应最有含金量最具实质性或最可炫耀的“教授”职称却小小地尾随名字之后,像刚进城的农民工似的一副低眉垂首大气不敢出的样子。

 

    于是我面对左右九枚名片默然良久。

 

    我无意就此小题大做节外生枝,更无意挖苦国内同行的作法,一来并非假冒伪劣,二来也可能是工作需要。但不能不说小小名片中的确含有大约不算小的某种信息。据我所知,关于大学人士职务的表述顺序,以前可是把“教授”放在前面的。如著名学者梁宗岱,一九三一年接受的职务是北京大学教授兼法文系主任;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一九二八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秘书长;教育家许寿棠其时受聘为西北临时大学教授兼教务委员又兼史学系主任。即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类似“教授兼主任”这样的表述也还是出现在著名外国文学专家李赋宁和著名翻译家李霁野的简介中。也就是说,彼时看重的是教授这个专业称谓,而不是这个长那个主任的所谓官职。

 

    当然不是说现在就不在意教授这一称谓。坊间众生忽闻某某是教授,一般说来也还是要用黑眼珠多瞧上一眼的。就连政府高官也每每以自己是某某大学客座教授为荣。校内就更不用说了,每年一次的评职称,几乎不亚于一场赤壁鏖兵。得之者如释重负庆幸不枉吃寒窗之苦;未得者纵然德行再高也难免怃然良久。然而评上之后,“教授”在一些人的名片上却又谦恭得甘当陪衬,陪“官职”闪亮登场。不言而喻,大学是学府不是政府,是考场不是官场,是搞学术不是搞权术,也就是说最敢于藐视和拒斥官本位意识和世俗价值观的净土——如今莫非净土也不怎么净了不成?依我浅见,要想重归净土,须从净化小小的名片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