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书村上春树1q84文学评论文化 |
答记者问:关于村上新作《1Q84》(I)
一、村上春树说,《1Q84》将成为他最重要的作品。您认为,这个重要性体现在什么地方?
——自2002年推出《海边的卡夫卡》以来,村上春树始终有一个念头挥之不去,那就是想写一部“综合小说”,一部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那样的“综合小说”。当年7月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我的目标就是《卡拉马佐夫兄弟》。……有种种样样的人物出场,带来种种样样的故事,纵横交错,难解难分,发烧发酵,从中产生新的价值。读者可以同时目击。这就是我考虑的综合小说。”2008年12月接受采访时进一步解释说“综合小说”好比一个大熔炉,“里面有某种猥琐、某种滑稽、某种深刻,有无法一语定论的混沌状况,同时有构成背景的世界观,如此纷纭杂陈的相反要素统统挤在一起”。而刚刚出版的大长篇《1Q84》,他认为虽然不能说完全吻合,但“在某种意义正在接近”他所定义的“综合小说”。也就是说,村上六年多来始终追求的文学理想或创作目标终于实现了,可谓夙愿得偿。因此,《1Q84》对于村上是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其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综合小说”这点上。
二、在您看来,《1Q84》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可否作一个简单的介绍?它的文学价值如何?
——据村上介绍,《1Q84》从2006年圣诞节动笔,写了两年,改了半年。写作期间,每天夜里两点至四点之间起床,连续写四五个小时。两年多时间里只外出旅行休息不到二十天,几乎天天伏案写四五个小时,写得“相当辛苦”。
三、您认为村上春树的这本新作,与他以往的作品相比,在风格上有何不同?与以往的作品相比,有何突破与创新?
——这要看同哪些作品比。如果同《挪威的森林》等所谓中国读者所说的“小资”情调的作品群相比,风格固然有所不同;但若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尤其同后期的《奇鸟行状录》和《海边的卡夫卡》等作品群相比,则感觉不出明显区别。笔调同样那么洗练、冷峻、睿智和幽默。不仅如此,有的出场人物说话语气都极为相似。如《1Q84》中的邪教头目深田保同《海边的卡夫卡》中的琼尼·沃克、《1Q84》中的牛河和《奇鸟行状录》中的牛河的口吻几乎如出一辙,后者名字都一模一样。情节也有相仿之处,如深田保和琼尼·沃克最后都主动要求对方杀死自己,而且死前都大谈特谈富有哲理性的话题。写作手法倒是有所不同,最明显的是过去的主要长篇均采用第一人称,而这部长篇则采用第三人称,从而有了更多的机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