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出门在外都是格外小心,“出门观天色,进门观成色”,不轻易和生人攀谈,以免坏人摸清底细,造成不测。日出出行,黄昏投宿,紧关门户,预防意外。最怕的是歇脚在黑店或上了贼船,落店睡觉时,不要铺着褥子睡觉,不然会沉迷不醒。不要起床的时候站在床上,而且无论什么时候,不要站在或坐在人家的门槛上,主人不高兴这样。忌贪占他人便宜,慎防上当受骗。
出门在外吃饭,有许多禁忌,如不要先喝汤,不要端着碗喝汤,要用汤勺,不要泼了汤,不要失落了筷子,不要打破了碗。吃饭忌冷,忌随便吃生人的东西、抽生人的烟,防止被蒙汗药麻醉或事物中毒。男子出门注意控制自己,忌沾花惹草、寻花问柳。
在山路上,胡同里或夜间行走,忽然听到有人叫你的名字,未弄清楚之前,不能随便答应,也不能回头看,俗以为这可能是鬼魁在试探。认为人的名字是人体的一部分,若答应了,灵魂便会被鬼魁所勾,人将遭遇不测。行路对面来了旋风,要吐几口辟邪。行路时忌讳遇上送葬的,要将帽子或衣服脱下,拍打数次,散晦气。在山里,最忌遇见烟气,抽叶烟是个回避方法,它有强烈味道所以可以回避。
外出后以书信往来或捎口信是主要旅行信息交流方法,捎口信多以贴身信物为证。当外出归家时首先要告知归期,让家人有个思想准备。人讲归心似箭,归家者往往昼夜兼程、按期而归。但凡外出谋生者不论贫富,归来时都要给亲近的人带一份礼物,以表心意。亲朋好友、四邻乡亲,但凡是远行久别而归者,多有去探望问候的,在街上碰上了也要关切问候归期及在外情况,有的地方还要约请吃饭洗尘。
中华民族有一种恋家的心理积淀,出行即意味着暂时离开自己的家宅,离开自己安全的归宿地,会有一种失落感和漂泊感。而这种失落感又是因对外地陌生的恐惧感引起的。如今,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将原有的民间有关行旅的大多数禁忌习俗抛弃得无影无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