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服药本是倒霉的事情,病人将康复的希望寄托于服药上,为了使服药产生良好的效果,汉族民间病人在服中药时,要从语言、行为上给予禁忌。
喝药时忌讳说喝药,而把喝药改说成“喝茶”。江西一带把喝药叫喝好茶,湖北一带叫喝药为喝细茶。从语言上对不吉祥的事进行回避,以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
人们都希望药到病除,常用禁忌的方法来保持药的效果。浙江一带讲究,药品不能放炉灶上,会冒犯了灶神,药力失效。药渣忌存放,要立即倒掉,认为药渣倒的快,病也好得快。药方单子不许反折,必须正折。江苏南京一带认为,药方反折就等于药与病相反,不能发挥功效。熬好的药汤不能拿过门槛。湖南一带认为,若将药汤拿过门槛,药被门神嗅,药力会失效,可能使病体不愈或病情加重。河南一带吃完了中药,忌讳药渣乱倒,俗语道:“药渣倒高不倒低”,又有忌讳倒在垃圾堆和厕所内的。如倒放不妥,就会影响病人康复。汉族普遍认为,药渣最好是倒在马路上。煎过的药渣倒在门外,让千人踏、万人踩,这是祛病出门,托人消灾。
从医学角度来说,服药禁忌是指临床用药时,必须注意在某种情况下不宜食用某些药,或在服药期间不宜吃某些食物,又称食忌或忌口。一般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腥、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此外,根据病情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如寒性病不宜食生冷食物或清凉饮料等,热性病症应忌食辛辣及油腻食物。肾病水肿,应忌食盐或酸辣刺激食物。皮肤病患者,忌食鱼、虾、海味等腥的食物及辛辣食品。再有,药不宜与茶同服,人参忌与萝卜同时服用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