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水学迷信的由来与改良始初

(2014-08-14 15:45:15)

      秦汉,风水术在地理学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融进先秦相地术迷信成分。加入天文学和其它学说内容后,原本朴素的相地术因迷信成分走向邪途,跨入迷信的行列。认为阴宅位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前途,于是开始重视坟墓的营造,与阴阳五行、八卦干支理论结合起来,占吉凶把坟墓的人事同天体运行、天象相联系,产生了“黄道”、“太岁”、“月建”的忌讳等学说,这是风水坠入迷信的标志。

      唐代,由于佛教广泛流传,印度佛教中的凶吉占验观念也与风水学结合起来。佛教中的轮回转世、因果报应等观念深入人心与风水学中迷信的思想融合一体。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起源于民间信仰,组成含有大量民间世俗内容,这些鬼神观念、神仙方术等均为堪舆家所吸收,致使风水术迷信成分进一步加强。

      宋元明清时期,明理学、心学成为这个时期哲学思想的主流。太极和阴阳八卦理论被风水学所重视,进一步吸收改进,学者们发现了迷信风水给当时社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并进行了改良。明清时期,山川形势受到风水学的重视,建筑了很多王室陵区,使风水地理的运用到达顶峰。阳宅方面也有发展,直接采用八卦方位以及阴阳五行生克的原理,定出了堪舆九星及其吉凶,形成了以四吉四凶确定房、门、床、灶方位的方法和完整理论体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