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月,全国各大上市房企密集亮出2011年成绩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记者发稿时,共有近百家房企发布了2011年度业绩报告。虽然在惯性作用下,房地产企业的业绩仍呈增长态势,但却难以掩盖后继乏力之实。经过这一轮的房地产调控,诸多房地产企业显现出疲态。这些上市房企2011年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了解市场的窗口。《安家》杂志以全面而高度的视角审视房地产企业的现状与未来,以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把脉。
“万恒中保”新四强成型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洗牌加剧,房企冠军之争愈演愈烈。在上市房企中,营业收入迈过百亿大关的多达15家,营业收入逾50亿的房企共23家。万科以717.83亿元居榜首,恒大、保利紧随其后。
2011年部分上市房企年报
|
公司
|
销售额(亿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亿元)
|
万科A
|
1215.4
|
717.8
|
96.2
|
恒大地产
|
803.9
|
619.2
|
117.8
|
保利
|
732.42
|
470.27
|
65.13
|
中国海外发展
|
710.83
|
321.76
|
125.5
|
碧桂园
|
432
|
347
|
58
|
华润置地
|
359.58
|
290.55
|
65.5
|
富力地产
|
300
|
274
|
48.35
|
龙湖地产
|
382.7
|
240.9
|
63.3
|
雅居乐
|
315
|
229.45
|
51.61
|
远洋
|
27
|
199
|
21
|
表1:昔日“招保万金”被“万恒中保”新四强取代。
保利以央企背景和雷厉风行的军事风格努力构筑央企军团,中海凭借精益求精的品质欲赶超万科。而恒大上市之后连续三年赶超,终于追上保利、中海,紧随万科之后。
自此,各大房企的座次排位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当年的“招保万金”中,“招”和“金”已经退出房企前十,取而代之的是恒大和中海,“万恒中保”新四强基本成型,而恒大成为调控年中业绩增长最快的房企。
房企龙头万科去年全年公司实现销售面积1075.3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21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8%和12.4%;实现营业收入717.8亿元,同比增长41.5%,实现净利润96.2亿元,同比增长32.2%。
恒大地产在香港发布2011年度公告称,2011恒大全年销售额803.9亿元,全年净利润117.8亿元,其中核心业务利润率仅14%,被誉为“中国最薄利多销房企”。
和恒大一样,稳居前四的还有中海地产。这家央企促销起来非常务实。其年报显示,2011年中海全年净利润为151.2亿港元(约合125.5亿元人民币),成为业内“最赚钱房企”。
保利地产的业绩快报显示,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470.27亿元,同比增31.02%;净利润65.13亿元,同比增32.39%。
相比万科、中海地产以及恒大地产等龙头房企2011年净利润来看,保利地产净利润已被拉开一段距离。中海以及恒大净利润突破百亿,而万科也接近百亿,达到96亿元。
去库存化时代来临
尽管众上市房企2011年报业绩看起来还不错,但2012年大都下调了业绩目标。业内预测,迫于调控压力,上市房企今年或将引领市场进入“降”时代。
据了解,在已经公布年报的75家房企中,总库存市值达到9048亿元,有媒体称房地产全行业的库存市值或超过5万亿元,预计今年资金缺口将达1.3万亿元。
公司
|
2011年存货(亿元)
|
2010年存货
(亿元)
|
2011年资产负债率(%)
|
2010年资产负债率(%)
|
短期借款
(亿元)
|
应付利息
(万元)
|
万科A
|
2083.35
|
1333.33
|
77.09
|
74.68
|
17.24
|
27229.87
|
保利地产
|
1521.07
|
1098.98
|
78.43
|
78.97
|
21.23
|
14349.04
|
招商地产
|
514.40
|
386.99
|
69.52
|
64.64
|
28.73
|
11917.99
|
首开股份
|
430.49
|
250.65
|
79.36
|
74.72
|
2.66
|
|
金融街
|
318.63
|
284.52
|
69.03
|
68.16
|
8
|
|
滨江集团
|
266.51
|
133.41
|
80.59
|
79.85
|
6.2
|
1645.57
|
中粮地产
|
244.90
|
128.23
|
78.16
|
69.60
|
49.44
|
18232.41
|
新城B股
|
209.35
|
158.58
|
85.94
|
87.32
|
8.693
|
6544.01
|
华夏幸福
|
206.65
|
0.46
|
85.46
|
24.46
|
2.89
|
|
荣盛发展
|
192.96
|
132.58
|
74.86
|
74.98
|
13.30
|
|
嘉凯城
|
183.61
|
130.69
|
76.99
|
70.04
|
37.76
|
8606.33
|
中华企业
|
182.29
|
154.07
|
75.361
|
77.28
|
12.7
|
2924.57
|
北辰实业
|
178.83
|
151.49
|
66.02
|
63.67
|
7
|
11529.45
|
华发股份
|
163.78
|
140.94
|
69.15
|
67.78
|
2.2
|
2625
|
北京城建
|
145.70
|
115.00
|
70.34
|
69.16
|
0.3
|
2133.33
|
表2
截至2011年12月31日,80家A股上市房企库存总量接近万亿。在表2中发现,规模排名在前列的上市房企,其库存压力也不小。通过数据整理发现,万科、保利、招商位居前三甲。单从此表来看,所有房企的存货都在同比增长。
龙头企业万科的存货量达到了2083.35亿元。按照其2011年销售额1215.4亿元推算,需要21个月才能消化完。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近日发布的“500强测评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500强房地产开发企业存货均值同比增加50.34%,增幅较2010年进一步攀升6.47个百分点,500强房企的平均存货已达到99.89亿元,创历史新高。在政策高压、存货高企和景气下行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进入去库存时代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据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测算,到2012年底,在最悲观的情况下(新开工下降5%,销售面积增速为0),全国商品房屋库存量为47.3亿平方米;在最乐观的情景下(新开工下降15%,销售面积增速为10%),2012年底商品房屋库存量44.8亿平方米。从在建面积看,去库存可能需要至少3年时间。据测算,2012年开发商因房屋库存需要支付的资金成本约为3450亿元,而2011年房地产全行业赢利也不过5000亿元左右。如果2012年销售额再下降,则房地产行业整体上接近盈亏平衡的边缘。
另外,2011年年报显示,上市房企资金链相当紧绷。通过该表2发现,在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公司达11家,占比7成。其中新城B股为85.94%,在未显示的高新发展企业高达95.5%,鲁商置业也高达92%,就连万科、保利的资产负债率也近8成。
开发商利息支出额度和增长幅度也居高不下,万科利息支出额度达到27229.87万元。申银万国发布的一份房地产信托研报显示,2012年集合类房地产信托本息共到期2037亿元,加上单一委托人认购的单一类房地产信托,则共有约3062亿本息到期,从3月起进入偿付高峰。
各大房企稳中求进
前有巨额库存难以消化,后无资金有效补充,加上房地产调控短期内不会放松,各大房企该如何应对残酷的现实?许多房企已经开始转变策略,不再单独求大,而是在未来计划和决策上更加谨慎。
中信建投证券房地产首席分析师苏雪晶说,根据统计,当前一些大的房企净资产收益率均维持在百分之十几,而在过去,随便一家房企的收益率都可能达到30%,这预示着中国房地产业将逐步告别“暴利时代”。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好的企业可能会继续发展,发展得稳健一些,差的企业正在被洗掉。这和过去拿块地都能赚钱的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了。通过这样的转型创新才能使企业生存下来越做越大,整个行业适应市场的变化,满足市场的需求,适合整个国家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
事实上,记者从年报中发现,十家房企如万科、恒大、保利、中海、龙湖、远洋、富力、招商、绿城中国以及雅居乐中,2011年拿地金额依次为237亿元、272亿元、225亿元、242亿元(港元)、94亿元、91亿元、49亿元、43亿元、16亿元以及15.7亿元,合计约为1285亿元,较上年减少1378亿元。有7家房企在去年全面收缩了扩张规模,拿地金额和拿地面积同比降幅五成以上。其中,绿城中国拿地金额降幅最多,仅支付16亿元用于新增用地,同比降幅达到87.50%;而雅居乐新增土地建筑面积降幅最大,同比减少了84.49%。
其中中海是其中唯一一家未减少拿地支出的房企,其2012年拿地支出较去年增长15.7%,去年其支出金额为208亿港元。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研究总监薛建雄称,开发商一般会“市场不好时拿地,市场好时卖房”,但从各大房企近期公布的计划来看,今年的土地储备计划与去年相比,也呈下降趋势,保利今年的开工、拿地计划相比去年缩水一半,而远洋地产的新开工面积也减少了4成。由于开发商慎重拿地或无力拿地,也导致土地价格不断走低,底价出让、流拍频频出现。
截至4月12日,中海地产累计新增土地储备213.4万平米,其中权益内的土地储备为196.5万平米。而去年同期,中海地产新增权益内土地储备525万平米,是如今的2.67倍。
与此同时,绿城中国表示,今年不打算大手笔新增土地,“我们的负债已太高了”。而万科也直到4月才打破零拿地记录。
保利地产一季度土地支出也创出了三年新低。其支出45亿、购入建筑面积总额为182.86万平米土地。而2011年一季度保利支出70.56亿元,购入291.69万平米土地储备;2010年同期保利则支出158.76亿元,购入358.38万平米的土地储备。
严峻的形势,促使很多上市房企重新思考战略导向,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业内舆论认为,2012年众上市房企“大佬”们或将领衔新一轮降价。(《安家》杂志5月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