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温州炒房团,全国都不陌生,就像温州皮鞋一样出名。从2000年开始温州人开始在上海、杭州、苏州、厦门、北京、宁波、金华等地置业。温州的房地产开发规模相当于江西一个省的总量,而温州市区的人口不过100万多一点。在炒透本地楼市后,温州人开始大规模向外扩张,这就有了“温州购房团”。
毫不夸张的说,温州当年几乎是全民炒房。这比任何一个产业都要赚钱,可谓“温州第一产业”。温州人炒房也很有自己的特点:商铺、公寓、别墅是温州人炒房的首选。据调查,有在沪购买商铺意向的温州人群中,半数以上喜欢购买30万至50万元的小商铺,另有一小部分合股购买百万甚至千万元以上的整层商铺、写字楼。此外,温州人有钱,屡屡采用一次性现金付款的“款爷”作派,让世人称奇。温州的房子和楼花像接力棒似的,在炒家手中一路传递。炒家似乎几乎没有被套牢过,而且是屡买屡赚,这使得温州人把投资热情几乎全都落到了房地产上。
在经济危机楼市进入寒冬之际,温州炒房团曾经沉寂了一段时间,随着楼市小阳春的出现,温州炒房团又悄悄的出来了。当似火的六月让楼市已不再是小阳春而是全面回暖时,炒房团在事隔许久之后,终于又成为了这个市场中最为热门的话题。温州人的经济意识在中国属于比较超前的,来自温州的资金团体实力也无可置疑,而他们近日在楼市中又一次成为了主角,也代表了目前中国投资者的一种普遍心理状态。在他们眼中,房子本身的实用价值早就已经被淡化,而房子周边的地缘发展潜力也可有可无。房子现在就如同可自由交易的金砖,只是货币保值的工具而已。
房子在他们眼里,就是大白菜。房子买来买去是那么简单,那么轻松。
近日一批温州老太太又把楼市给带火了。一支近百人的温州太太炒房团队伍在团长陈先生带领下,正活跃在广西贵港一百货大楼楼盘,一听杭州好楼盘有风吹草动,陈先生马上带队“杀奔”杭州。
陈先生带领温州太太炒房团已经5年了,为了能随时腾出时间炒房,他平时只在朋友的公司帮忙。刚开始他一个人全国各地看房、买房,因为买房很少“失手”,再加上时间长了,有了经验,慢慢在温州也小有名气,想跟着他一起去购房的人慕名而来,因为他很耐心,而且眼光准,特别被一些太太“看好”。现在他的炒房团里加入的成员有上百人,太太们就占了一半以上,而且几乎遍布温州。温州太太们炒房人的感觉是:碰到好的楼盘,买房就如买菜一样!
炒房产是温州草根经济转型的一方面。靠卖皮鞋、卖衣服、卖纽扣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温州人的眼光放开了,男人继续在家办企业,女人们则剥离出来,将资金投入到能产出更大效益的房地产上来。现在单一的炒房项目也不满足大家的需求,于是又出现炒煤矿等等项目。
“温州、杭州等地房价,真是上午一个价,下午一个价。”有位老太太说,现在看就是买进和卖出快不快了,如果快的话,一天就能赚10多万元,比起一双双卖皮鞋,效益比都不能比。其实这10万比起当年高峰时期日赚百万也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
总结起温州炒房团的炒房经来,一是不讲究抄底,机会永远存在。温州人投资并不是很讲究“抄底”概念。他们的买房时间按照个人情况而定。二是回报率10%,求快不求多。三是房子要炒,实业更不能丢。
但是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对于常胜将军温州炒房团来说他们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吗?看他们的炒房经,“快进快出”就让我佩服他们的战略思想。有了这个的确不太好出问题。
尽管房价上涨,但是房价究竟有没有具备上涨的条件,下半年会不会出台政策打击楼市,因而房价上涨的行为究竟能持续多久才是最关键的。可能房价短期内还会将持续涨下去,但是能持续多久就很难说了。房价上涨越快,离房价下跌的距离就越近。如果对于那些抽离慢的温州炒房团来说,这次会不会被套牢呢?
走夜路多了,总会碰上鬼的。温州炒房团力量不容小觑,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成为楼市房价继续上涨的助推器还是将成为房价下跌的屈死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