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刘建国饰演灶王爷
昨晚到中国评剧大剧院应该算是二进宫了,而且所看剧目和上次一样,都是《灶王爷》,基本上也是原班人马,是来自北京首家民营评剧团——北京凌空评剧团的精彩汇报演出。
上次这出戏是作为时令戏看的,大概是去年腊月二十三前后,因此浓浓的年味配上灶王爷这一亲切形象,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虽身处异地却仿佛已然回归故里的感觉。
这一次炎炎夏日,似乎灶王爷离普通老百姓有些遥远,自然过年的氛围是淡了些,然而《灶王爷》作为一出经典评剧仍然得到了许多戏迷的追捧。现场热烈的气氛伴随着高温天气飘荡在北京南城的上空。
按理说要是电视剧或电影看过一遍好奇心就大大减退,然而俗话说,好戏百看不厌,况且舞台艺术不同于影视艺术,现场演出场场不同,每一次演出都有亮点,都有意外,因而这种艺术形式的最大魅力就是给了好奇心最大的宽慰。如果把影视剧比作死艺术,遗憾的艺术,那么舞台艺术则是活艺术,不断发展的艺术。舞台艺术在每一次的灵活演出中都在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逐步成长。因为这次有不足,下次演出可以改正。
所以,虽然已经看过这出戏,我还是异常兴奋的赶到了评剧院。坐了三条线的地铁又要倒公交车才辗转到。可气的是本来就急,公交车还走错了路,居然上了主路出不来,结果只能一点点从主路上倒到辅路,困难可想而知。这次看戏当然要感谢北京凌空评剧团带给我们的一次夏日饕餮盛宴,还要感谢好友高峰、王森的约请,让我这位戏迷不再孤单。
演出前,高峰告诉我说,这次演出删除了部分恶搞情节,因为作为一次给文化部和北京文化局的汇报演出保留了其严肃性。说实话,我是冲着《灶王爷》里穿插了一些恶搞而以喜剧示人的角度向许多好朋友推荐的。从我个人角度,不是非常喜欢太正的戏,为什么我喜欢彩旦戏或许就出于这个理由吧!我喜欢能唱还能搞的戏,就是说该正经唱的要有经典的评剧味,同时还要折腾得让大家笑,特别是时下流行的现场互动,现场即兴加词改词。但同时我也担心,北京凌空评剧团如果没有创意而是一味的场场都是那几个不变的恶搞包袱,我也就笑不出来了。所以建议他们日后要让演员适度的现场发挥,但要灵活的变动。当然还要分场合,比如这一次就不适合恶搞。好在他们非常重视领导的口味,只有这次汇报演出成功,日后才有更多的演出机会,我们也才能更多的欣赏到精彩的评剧。
的确,这次演出除了删掉一些恶搞的情节和词语后,从头至尾都是规规矩矩的在唱戏。除了服装有改动之外,就是作为主角的赵避牛同志换人了。女主角郑桂芳得意弟子张开妍年纪轻轻,据说才18岁,小小的姑娘将花派神韵演绎的淋漓尽致,将花派高腔诠释的那么完美。这位算是小童星了,听说十来岁就得过什么少儿奖,还受到花淑兰的亲自指导。女主角上次就表现俱佳,这次更是节节攀升。一次次高潮引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这位台柱子要搁旧社会戏班那就是张老板。但我们几位朋友也私下里讨论,毕竟是年轻演员,舞台经验还是稍有欠缺。她的一句重复台词有些让人担心,不过瑕不掩瑜。本来遇到唱错这种情况是万万不能再重复唱的,否则伴奏和唱词的不搭调很容易让不懂的人都能看出破绽。其实完全可以不唱或者蒙混过去,即使哼哼着也没有关系。我们都表示对她唱错无可厚非,圣人都难逃此劫,但一定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上次赵避牛的扮演者盖宗耀是张(德福)派得意门生,颇有张派音色气质,本来对今天的新演员压力很大。看了半出戏也没有见到这次赵避牛的扮演者赵立明有什么过人之处,而且一开始声音太低,似乎没有打开嗓子。但是随着戏剧高潮的一步步逼近,好像他找到了感觉,嗓子越来越豁亮,唱腔把握得也越来越准,作为男演员也同样获得了不少的彩头。特别是这位演员除了唱,多门绝技让观众心服口服。比如甩辫子,翻着跟头绕场子,下跪(我不专业用词也都是自己瞎编的)都获得了观众的认可,看得出来,这位先生非常卖力,特别是看到台下的掌声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持续时间长时,这位演员感动了,他可以说真的是在台上豁出去了。
诚然,这次没能看到妓女的卡拉OK,没见到灶王奶奶精彩的Disco,这些噱头没能展现,但是这出戏确实展现了真功夫,实实在在的本领。
尽管这出戏再好,也只能以文字和大家分享,遗憾的是所带相机没能关掉闪光灯,就没有拍些照片贴出来。
用相机拍了些海报上的照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