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步入春季时天气曾一度过高,于是有些人就已经脱去毛衣,但一些比较有经验的人知道此时脱去毛衣有点过早。果然,一冬天都没有下雪的北京,今天终于算是迎来了第一场大范围的降雪。对于已经暖过一段突然降温,让我们确实感觉这个春天有点冷。各虽然气象学专家认为各大媒体发布的“北京遭遇‘倒春寒’”的新闻中的“倒春寒”一词对于这个即将到来的北京降温来说并不准确。但是不管怎么说对天气失去警惕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善意的提醒。
而楼市也同样面临着真正意义上的倒春寒的局面。对今年的楼市,人们也特别担心“三月倒春寒”。一些房产销售一线的人士普遍感觉今年市场走势扑朔迷离。通常,人们把进入3月作为一年楼市第一个销售旺季。因为经历了一二月的元旦春节假期后,蛰伏的购房需求会缓步回升。但是连年来旺季不旺,对于今年的一季度市场,今年1月49万平方米,明显少于近三年来1月份的成交量。在供应量明显减少,金融危机影响和购房者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如果开发商不降价促销,3月成交将继续萎缩,就可能引发“倒春寒”。
因政策因素成交急剧放大的“暖冬”有过,但是刚过北京房地产市场就遭遇“倒春寒”,新房成交量和新开住宅项目数均大幅下滑。21世纪不动产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房地产淡季的2008年11、12两个月份,北京市存量房网签数量出现了明显增长,11月网签数量环比增长141.6%,12月则进一步增长16.8%。但进入新年后市场由暖转冷,1月北京新房成交6930套,环比下降47%。1月北京新开住宅项目仅有13个,环比下降43.5%,同比下降55.2%。可见,新房入市、成交两不旺意味着房地产后市仍有降价的压力。
虽然降价对开发商来说有一千个不愿意,但是不降价楼市就没有出路。实际上地方政府的救市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主要因为居民面对高得离谱的房价只能望房兴叹,有多少真正有支付能力的还敢进入房地产市场,尽管采取政策让居民高位进入房地产市场几乎不可能;再就是政府的救市可能会形成一种连环效应,政府越救市越能说明楼市风险越大,购买住房的民众对房价下跌的信心越大,他们越是不会进入房地产市场,从而购房者观望情绪越大。所以楼市要想走出怪圈,开发商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开发商只有自救,只有高调降价并普遍降价楼市才能健康长久。如果说一个健康的楼市,降价不是唯一出路的话,那么今天这个浑身是病的楼市除了降价别无选择。降房价是开发商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也是最后的出路。只有这样,也才是驱寒的最有效手段。
其实房价下跌并不可怕。首先不妨做个调查,普天下的购房者们真的快乐吗?当然包括有房的,没房的,还有将要买房的。第二,房价下跌,老百姓吃亏吗?如果你只拥有一套住房,则对于使用价值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即使你卖掉自己的房子,再买进同样的房屋,恐怕都难以承受房价的新高。如果有房的民众以合理的价格买到房屋,他还会担心下跌吗?如果房价高到让每个民众都成为“亿万富翁”,我相信,一旦发生房价下跌,可能很多人会倾家荡产。所以,房价下跌民众受害的说法不科学,是一种对民众智商的嘲弄。第三,我就不信新社会的市场经济会让大多数人买不起房。
实践证明,房价必须降,应该降,而且也可以降。开发商目前的降价,仍然只是“技巧性的降价”。实质性降价当是所有开发商所有项目的房屋均在降价,具有指标意义的城市核心区域也降价。
尽管市场双方都在观望,但开发企业在春季或将展开一场价格战,一年只有两个旺季,不能错过,在今年春季,开发企业一定会进行促销。这不刚刚有网友将某开发企业的降价绝密文件曝光吗?其实许多开发商都在秘密筹划降价策略,因为不降就难以走出困境,就会被冻死。此外,随着上市公司的一季报披露,房地产企业压力将加大,通过降价回笼资金不可避免。比较聪明的开发商会吃第一个螃蟹。谁最早了解市场行情,最先以价格优势打破低迷的市场坚冰,谁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雪的消化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会降低周边的环境气温。楼市同样如此,开发商要居安思危、居暖思寒,楼市倒春寒或将使楼市更冷,而且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因此楼市要想健康发展,一定要警惕倒春寒带给我们的伤害。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楼市在不久的将来会迎来真正的春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