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天,开发商的前途在哪里?
都说今年开发商的日子不好过,央行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放贷更加慎重。近日还有业内人士为全国开发商算了笔账,称如果没有其他主要融资渠道的话,今年中国整个房地产业的资金缺口至少达到1万亿元。
不过,也有部分自身具备“造血”功能的实力型开发商,过得仍然很滋润:像万达、金源、金融街,手上持有型物业一大把,租金每年成倍赚。像万科、金地、华侨城,上市公司多渠道,股市增发套钱忙。
只是,今天解决了资金链问题,明天开发商就能迎来大好前途了吗?
我看未必。本博主大胆预测,下一个困扰房地产企业的问题将是——口碑!形象!
任何行业、企业想要获得长远发展,都必须在社会上建立一个好形象,获得群众的好口碑。房地产行业和开发商的形象问题,我不用多说,大家自己心里都有个谱。
在这里,我只想做个案例分析,讲讲在资金链和形象这两方面都做得比较好的个案,也许能给其他还在“苦海”里挣扎的开发商一点启示。
本博主观察到了一家国际化的房地产商——凯德置地,它90年代进入中国后走了一条独特的路:租售并举+群众路线。
90年代,开发商持有物业只租不售的还比较少,即便是现在,国内很多开发商也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金回笼快的销售型物业上,在“银根”缩紧的今天更是如此,一味强调快速销售、快速回款。而凯德置地多年前在中国已经是租售并举了。现在,它不但在全国七地正销售着十几个住宅项目,同时还管理着遍布二十几个城市的几十个商业项目。在许多开发商项目建了一半没钱停工或是为项目销售业绩不好犯愁时,该企业则着力于收购成熟物业,接下物业后通过收租来盈利。比如,它与北京华联成立了合资企业,拥有和管理着以北京华联为主力店的安贞华联商厦和望京华联商厦。与深国投签署了合作协议,拥有和管理着分布于中国21个大中城市的21家以沃尔玛为主力店的商场。这使得该企业现在既能通过销售型住宅项目快速回款,又能通过商业项目租金获取稳定的现金流。
与此同时,凯德置地还热衷于公益事业。这个企业的理念是“筑就人文空间”,其老总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过,不但要为房地产市场,也要为整个社会创造一个和谐氛围,这是他们在企业社会责任道路上的长远目标。观察这个企业的公益行为,从2001年捐资50万元设立“浦东凯德奖教助学金”到至今援建了五所希望小学,从2003年捐款180万元抗击非典到今年2月份的抗击雪灾捐赠活动,从去年的“为明天”大型教育公益活动到今年的“为明天,2008共筑绿色”环保公益之旅……凯德置地坚持长期投身公益事业,可以说在房地产开发商中起了个模范带头作用,也在市场中和社会上塑造了有责任感的正面形象。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同时也给开发商们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既保障稳健的现金流,又赢得了群众口碑,把今天和明天两个问题都解决了,一个企业也就获得了长远发展的源动力。
当然,我不是告诉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商都来刻意模仿或生搬硬套凯德置地的成功经验。持有物业以获得稳定的现金流,是过去的积累带来的今天丰硕成果,现在来不及了!而走群众路线还来得及!在当前部分开发商日子不好过的情况下,在全社会对开发商大多持否定态度的环境下,培养应有的“企业公民”道德,
树立有责任感有人情味的开发商形象,是开发商赢取“人和”的关键性一步。不过,不管开发商怎样提升社会形象,最重要的是要从心底有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而不是单纯停留在喊口号上。
当今社会变化莫测,昨日的热门行当今天可能就烟消云散。楼市昨天很火,今天只是稍微降了温。退一万步讲,无论楼市处于何种状态,既有稳定的现金流,又走“群众路线”,才能为自己迎来更美好的前途。“为明天”,凯德置地的这个公益活动名字取得好,既为了孩子们的明天,为了地球的明天,也为了开发商的明天!
卖身公告:本人近期有意跳槽,仍将致力于房产文章创作,如贵媒体和我相投,有意请查看首页联系方式。同样欢迎各大媒体约稿。北大十大争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