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滕州马拉松,呵呵,有点儿激动了

标签:
军事 |
分类: 跑步这件事 |
本来也不是啥大事儿,参加比赛之后吐吐槽发发微博,督促比赛进步都是好的事情,我也是刚回到北京,看到一边倒的声音把赛事说的惨不忍睹,感觉到十分凄凉,一个首届的滕州赛事不该就这样淹没在不全面的评价之中,网络时代是缺少求证精神的,一些只言片语非常容易让不了解实全面情况的人下一个非黑即白的定论,这样对于赛事、组织者、志愿者和一切喜欢跑步的人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因为自己也是参加了比赛的一员,对于整个赛事的过程都是第一手材料,加上还去帮忙当志愿者发装备,所以对于赛事的主办方还是有些认识,我看到了他们的努力,也看到了他们的失误和不足, 并深切了解到在中国特别是缺少跑步文化的小城市办赛事的艰辛。
我觉得滕州赛事是用心的,但是因为天气原因,许多人归心似箭,你可能都没能发现现场可以有免费的wifi供大家是用来发微博传照片。
当然存衣服没有防雨措施实在是不应该,这个我自己也很有意见。希望组委会下次能够考虑到各种天气情况做好不仅仅是存取衣服、更为全面的赛事预案,比如下雨就应该提供一次性雨衣等。
中午发的帖子我也有问题,比较着急,如椰子所言跑完步火气都比较冲,在此向大家表示歉意,无意伤害任何人,我们无非就是想让比赛做的更好,同时也不希望一些比赛因为不全面的评价被扼杀。
在中国不缺新兴的马拉松,缺少的是能够持续进步的赛事,有人说办不好就不要办,我觉得谁也不能说第一次就办好,都会有个成长的过程。波士顿马拉松第一次举办只有十几个人参加,BAA组委会的人也说,波马赛道最窄的地方只有10米左右,当时来说极为宽绰,但是现在已经万分拥挤了,所以他们修改了出发方案,分时间批次出发,每个批次分多个区,才能够形成现在的规模和影响力。每一次愿意听取意见的赛事,都会有进步。
好的赛事离不开所有人的努力,包括主办方、赞助商、志愿者、观众,也包括选手。
我相信批评、反馈加上包容、理解才能共同促进跑步的进步。
滕州赛坐车回来的时候和一个在中国居住的德国老外alex聊,他跑过北京、上海、大连、还跑过昆明半马,他很喜欢滕州的赛事,说很有地方特色,喜欢这里的微山湖景区还有土豆,并且很惊奇这么小的地方能够举办马拉松。
我也有同样的感觉,马拉松一般都是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在举办,所以对滕州微山湖马拉松有一份倾向性的尊重,因为这样小城市的跑步发展,有大众运动崛起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