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的价值——参加李宁10K路跑联赛深圳站

10K、马拉松、超马,这些呈梯度进阶的跑步赛事要迎来跑步的真正普及。
上周六参加了李宁路跑联赛深圳站,10K的比赛,选手5000人,这是由中国田协认证的赛事,拉开了中短距离跑步运动的大序幕,2013年各地区马拉松纷纷上马,可以称得上是实际意义的中国马拉松元年,到了2014年,超马和10K比赛明显增多,这又显示出一个信号——跑步的产品线更加齐全,梯度进阶的跑步赛事迎来跑步运动的真正普及。
我现在很少参加10K比赛,我的首场10K比赛是2002年的北京马拉松10公里,想来已相当久远,而在当时,跑步是纯个人的事情,没有跑步组织,没有信息来源,也没有赛事宣传,更没有跑步网站和app,要不是2000年学校组织报名北京马拉松(那时叫北京国际马拉松暨高校挑战赛,主要靠各大学的学生撑人数),可能跑步的年代还需后延。
然而,现在的李宁中国路跑联赛,还有诸如万科乐跑赛,联想乐疯跑,金桥8公里、奥森单圈王等短距离赛事,真的是跑步初学者的福音。坚持跑步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因为比赛。
简单的每天跑一跑的确很好,健康天然淡定任逍遥,很多出道多年的江湖老手已经在此境界,无为而跑。但是对于刚开始跑步入门的人来说,比赛,确实是最好的动力。跑步若要坚持,至少要3周行程习惯,而找到长跑的感觉,最少也要5K-10K,跑步的真正快乐体验一定要超过5K,跑过的人都会证明给你看。而我更倾向于10K,因为5K是下线,刚要跑出畅快的感觉就戛然而止,亏矣。人跑步25分钟之内,无论多么高的高手都比较不舒服,过了这个时间(也叫第一次生理极限),身体进入换挡,进入长跑档位,你才会真正体会到奔跑的乐趣,所有那些半小时之内结束运动的人,好不容易把身体各处从省电模式调到运动模式,就结束了,效率不高。
说了这些,就是说10K的重要性,很多新人不会给自己压力要跑10K的,永远在三五公里之间的痛苦区间受折磨,也就很难找到跑步的快乐。10K的赛事给所有人一个要达到及格线的要求,你也会为此付出准备时间,这期间一定会形成习惯,并且多数人都能感到长跑的入门快乐,其后,半程、马拉松或则更远也就水到渠成。
李宁路跑联赛共有10个城市,3月23日深圳是第一站,我和上海的私家奔跑(微信号sijiabenpao)组团参加,认识很多新朋友,特别是刚开始跑步的新朋友。路跑联赛田协认证,具有很高的专业度,奖牌证书等一应俱全,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只有马拉松全程才有牌),这都是给跑步者的荣誉和鼓励。好的群众体育运动一定是被鼓励出来的,而不是三从一大逼迫出来的竞技。
10K比赛,值得送给朋友的最好的礼物。
这次没带相机,简单用相机拍了几张,感受一下路跑联赛的风格,当然联赛对于速度选手也是一个利好消息,马拉松都被非洲朋友占据,路跑联赛却能让平民英雄跃上舞台,善!
存包处
尽管天气很热,组委会还是给大家准备了更衣室。
流动厕所也还好
马拉松sean带领私家奔跑团队做跑前 动态热身,私奔的场地还是比较宽敞的
比赛开始
10K很短,我和几位跑友边跑边聊就到了终点,路上有很多折返,你可以看到前面的人后面的人,这非常有助于互动,其实每个人的第一个10K都是比较需要互动和鼓励的,而且最妙的是,还有很多人见证。
跑友静态拉伸
大家在背景墙签名留念
和美女兔子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