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郑开迟到总结——换个角度跑马拉松
(2010-04-07 00:35: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跑步这件事 |
如果一件事情造成拖拉,就会习惯性拖拉。这和飞机航班晚点是一个道理——既然已经晚点了,就让他继续晚吧。我的郑开总结就面临这样一种情形。
每次跑完马拉松我都会第一时间写总结,这次郑开过后,甩开膀子玩儿去了,登山拜寺看舞游园,玩儿得不亦乐乎,几天过去,郑马的冲动与兴奋渐渐随着乳酸退去,迟迟没有动笔,相机里一堆照片等着处理,新的活动和事情还一个接着一个,总结,总结,清明回来之后再不写,怕是要灰飞烟灭了。熬夜简单交差吧。
今年郑开我换了个跑法,不求成绩,边跑边拍。原计划拿着我的5D跑1000米拍1分钟,来个1000*42间歇跑,赛前试验了一次5公里,结论是相机太沉,相当不靠谱,于是调整策略,大相机改小相机,间歇改边跑边玩儿,最后4小时25分完成比赛,收获一些途中照片,还算满意。
马拉松是比较个人的事情,几乎每次马拉松我都有反观内心的体验;马拉松又是个集体项目,这个集体可以是三五好友,也可能是同速的同伴,或是一个组织,甚至广义到天下跑友是一家。提到比赛,人们习惯于问你得了第几名成绩几何?习惯于用很大的热情去期盼一个结果,而我要说,42公里的距离,过程同样精彩。这次跑得比较放松,边跑边拍,配速不认真,还东张西望,成绩很水却也发现很多未曾注意到的细节。
郑开是比较有特点的比赛,起点要从市里坐车十几公里才到起点,2万人啊,公交车要跑很多趟才能把人运送完。早晨6点多出发,其间经历一个冗长的等待,8点半起跑。人可真多啊,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认识的、面熟的、稔熟的或者网上神交已久的……这分明就是一个聚会,大家变换各种组合拍照留念,马拉松,像一个仪式,一群有着共同信仰的人的仪式,我身在其中,感受着热烈和喜庆,这是一个没有面具的小社会。
黄志和老先生又如往年一样出现在赛场,引得诸多跑友寒暄合影,我远远地望着黄老那饱经沧桑的身躯,他在诠释着什么,一定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坚强。
路边上有很多广告标语,和马拉松、健康、健身、爱心、低碳扯得上关系扯不上关系的都有,五颜六色花枝招展。队伍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旗帜,有的组织是我所熟知的,有的组织是小规模地方性质的,清晨是个阴天,有风,远远望去旌旗招展号带飘扬。
杨源穿了一身他自己订制的服装,白色的运动服绣着凤凰,十分抢眼,杨源无论走到哪里都举着李宁irun的旗帜,前不久的韩国马拉松更是一手国旗一手irun旗帜,这样的旗手是令人尊敬和应该珍惜的。
大红苹果和王洪全总是成对出现,总是一黄一红的国服,偏偏今年王洪全和power42195来了个情侣鞋混搭一色一只,不知大红苹果作何感受:D
出发了,人山人海,跑友们也看得出个性十足,发型、服装、装备……争奇斗艳。我相信跑者的气质会在未来普及,相信跑者的范儿也将得到流行。
郑开的观众是热情的,没有任何虚假的热情,那些村民质朴的就像两旁的庄稼,历经岁月沧桑朝代更迭也不变味,他们的笑容,带着些腼腆,就像今天云彩后几分羞涩的阳光。小朋友们欢天喜地的鼓着掌,老汉痴痴地叼着烟卷笑着,大姐抱着孩子孩子流着鼻涕……
赛道上见到一位老先生,短裤后面是一对假屁股蛋,上面写着330,拥有这样装扮的老人,内心一定如孩子一般吧。
看,一个方阵整齐地跑过,每个人的坎肩上印着“学员三旅”,他们皮肤都很白,看得出不经常晒太阳,不是我认为一般意义上的成熟跑者,不过,他们年轻,他们有骄傲的青涩可以挥霍,他们喊着口号从我身边快速地呼啸而过。我知道我会在终点之前超过他们中的一部分,这是42公里长路对每一个人平日勤奋程度的考验。
5级大风,有那么多举旗子的人啊。我在终点之前看到一位老旗手很疲惫,我举起相机对他们说:老先生把旗子展起来拍张照片,然后他在迎风飘扬的旗帜下,像位英雄!赛道上衣服可以丢弃、饮料可以丢弃、食物可以丢弃,旗帜确是最沉重却最心甘的负担。扛旗的都是英雄!
赤脚大仙一手奥运火炬一手自制的旗子(环保健身救人利己),这是一个传奇,也是另一种执着。
36公里处那个志愿者小胖子有些晒得打蔫了,见到我跑过来他举起了手中的条幅“坚持=胜利”并摆出一脸微笑,这四个字既是写给选手,也是写给那些太阳下站了好几小时的志愿者吧。
我看到两个学生相互搀扶向前走着,我跑过去说加油,坚持到底。一位同学冲我笑笑说,要是没有这个伙伴他早就走不动了,友情,是这个业余马拉松的另一个含义吧。我曾经认为马拉松就如同角马迁徙那种优胜劣汰,是一群人在和平时期用自我修行的态度来磨练身心,这两位同学的行动给我另一种启示。
39公里了,太阳已经火辣,风还在刮,路上走着的、跑着的、快要崩溃的而依旧咬牙坚持的……记得我第一次马拉松就长时间地在崩溃的边缘,咬着牙坚持,每一步都在经受着痛苦,当然我知道那是因为训练不足。此后我就不会再轻易体验这种崩溃了。然而此时,看到那些“不成熟跑者”坚持的场面我依旧动容,这也是一种勇敢——力不从心,依旧向前。
两次郑开我在32-35公里处跑得都不好,也就是那个拐弯处,都有明显的降速,去年是饿个半死,今年吃了能量棒好些,但是仍有种心慌慌的感觉。过了35公里,我打开盐包喝了点盐水,我又能跑了,我又能迈开腿了,我又焕发第二春了!这是我认知上的一大收获:盐可能比能量更重要!
就这样端着相机到终点了。还真拍了不少照片。
志愿者是郑开的最大亮点,他们的态度和热情有目共睹,终点志愿者给跑完步的人解下鞋上芯片(虽然我个人觉得并无必要),这在其他马拉松是看不到的。
当然本届马拉松也有些遗憾,起跑前的存衣车迟到早退,终点打印证书的长久等待,和志愿者给我的印象一样深刻。
我们看到路边上都是纯朴的来看热闹来看外国人的村民,郑州马拉松组委会可不可以也抱着这种好奇心、开眼界的态度去学些其他地区的马拉松组织经验呢。
算是顺利完成我的第10个马拉松,每个马拉松都有他的性格,冲着纯朴的乡民,冲着这些充满真诚笑脸的志愿者,冲着热情的河南贾国强,明年我还来,明年是要来拿成绩的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