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受伤的启示

(2009-11-25 08:51:08)
标签:

杂谈

分类: 瞎琢磨这件事

最近,很多人受伤:阿贵、汗血宝马、庄老师、飞鸿、二两酒、哈哈、木每、小群子、我……

不禁让我反思,跑马的价值和这种自我修行的尺度。

受伤因为过量了,过犹不及,受伤带来的一个副产品是冷静与理性,伴随着思考,变成成熟的跑者。

可不可以不受伤?伤后的顿悟属于亡羊补牢,未伤而懂得进退则更需要勇气与智慧。

迷途知返总是比未雨绸缪更显性,也更容易引起重视,可是真正有几人会做到避免受伤?

观察动物界的成年,哪个不是写满伤痕。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修正自我认知的过程:

冲动是因为年轻,是上升的力量,可能会受伤甚至玩儿命,也可能会突破和带来奇迹;

保守是因为成熟,是持久的力量,可能会错失一些机遇与伟大的事情,也可能以更长久的力量维系物种的延续。

先天或是后天?冲动还是持久?如何平衡?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吧。

我的价值观是在不造成“不可逆转伤害”的前提下,尽量保持突破,所以我会不断寻求校正和刷新成长。

如果就跑马拉松而言,成长就是刷新自己的距离、刷新自己的速度、刷新自己的认知、刷新自己的心胸……

如何检验呢?不妨以认真的态度观察各种现象,之于身体健康有体检、之于知识能力有工作、考试,之于跑步有比赛,之于为人有朋友……受伤是运动量的一个重要信号,告诉我们,冲动已经大于自己能力了。而一次成功的比赛,或许是对能力与认知结合的最好的鼓励。

《中庸》里讲的不过无不及,说的就是这个校正的过程吧。

 

受伤不是坏事,我把它当作成长的代价,就看你怎么看了。因为小伤而避免不可逆转的大伤不也很好吗。

每个人都是变化的,身体在变,思想在变,能力在变。无过无不及是不可能的,它只是个动态标准,我们都在它的两侧徘徊。有点像分子运动的测不准原理,因为我们要考量的东西在变,尺度也在变呢。

 

有句谚语:是做一个痛苦的哲学家还是一头快乐的猪?我觉得都对。

人的幸福感,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快乐的猪”虽然很多都不了解(或许不是不了解,只是看得开,有种出世的态度),却也没有烦恼;哲学家如果能够透彻很多,因知识而开阔心胸,其豁达一定也会带来幸福感和满意度(只是哲学思考的过程会比较痛苦,它有入世的嫌疑,因期待洞悉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苦恼)。

你还在受伤,因为你还在年轻。

很累吧,看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断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