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交流几个拍照片的技巧问题

(2009-04-17 12:30:45)
标签:

杂谈

分类: 摄影这件事

那天和朋友交流拍摄技巧,不涉及理念,纯从技巧角度,有的是自己琢磨的,有的是跟别人学的。

照得好不好单说,那需要艺术修为,技术层面还是可以切磋的。

1、中心对焦、半按快门锁定、移位构图

这招拍静止画面的很实用,开始我用多点对焦,后来用手拨轮选择单点对焦,现在学了这招,觉得很好用。比如拍人物,就用中心对焦到脸上,半按快门锁定,移动相机重新构图。优点就是中心对焦区域的精度高,移动后构图速度快。

2、逆光闪光灯使用要配合光圈

我们拍逆光人像,人很容易黑,就打强制闪光灯,但是强制闪光能否“顶过”太阳的亮度,还要反复试验。这时最好手动控制光圈,多试几次,找到天的亮度和人的亮度差不多的那个值。这项技术好像有个算法,不过我忘了。

3、夜景人像是用长期曝光还是慢同步闪光要区分

好多自动相机有夜景模式,实际就是高ISO加慢同步闪光,这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应该区分夜晚里人像处的光源和背景光源。

如果背景光源亮,人物的位置很暗,就慢同步闪光。(比如你在天安门广场上还要照亮天安门)。原理是长时间曝光能使远处背景亮度达到要求(此时因为近景人处暗处,这么长时间的曝光还是不够),再闪那么一下子,近景的人也亮了,OK。 

如果背景光源亮,人的地方也有光源照射,就不应该打闪光,而应该使用三脚架或端稳直接长时间曝光。(比如你在路灯下,后面是城市夜景)

4、宁可噪点大些也不要虚

有时候光线弱,快门时间长,无法拍摄。与其端不住造成废片,不如增大ISO,降几档曝光用raw格式拍摄,这样起码图是清晰的,高ISO噪点可以后期软件处理,降了曝光档在raw格式后期可以上调。

画质取舍有时候是很难的。故意要抖动朦胧的另说。

5、获取合理曝光靠感觉

一般相机都会有点测光、平均测光和中央重点测光,用熟一种既可。知道这种测光的性能之后,就可以根据背景的明暗来大致估算应该加减的曝光量,把你想重点表现的那部分曝光调准就好。我习惯用平均测光,好处是除了背景太暗、太亮的情况,基本靠谱,用raw上下两档基本能调回来。这个,具体情形靠经验了。也有一种说法是先把镜头离近人脸测光取得曝光值,记下后用这个曝光组合再退到远处重新拍摄,我试过,比较麻烦。

6、打板的重要性

就摆拍而言,谁也不能小瞧一个专业“板工”的重要性。太阳光基本都是一侧的,利用地面、物体反光等取得人物面部光影的平衡实际很难。特别是环境人像,合理使用反光板,效果大不同。或者你有个离机的闪光灯也行。

人文纪实就算了。

7、纯手动尝试

实际上如果没有的尝试,就很难进步。无论是拍摄角度尝试、光圈快门组合尝试、曝光尝试还是色彩改变的尝试,都是需要在某一阶段刻意进行的。可能有大量失败,也可能有成功呀。为了just one chance,威廉姆华莱士勇冠战场以命相搏,而我们不过是改变一下相机的操作,也不废卷。

用句化妆品的广告来说:手动,你值得拥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看自己
后一篇:高端客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