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跑边照的长跑节

标签:
杂谈 |
分类: 跑步这件事 |
09年4月12日参加北京长跑节。10公里长跑对现在的我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长距离了,但是我仍然需要认真地对待。认真对待每次比赛在郑马后将成为我的习惯,争取从每次比赛中有所收获也是我自己的目标。不管是五公里、十公里、半程还是全程,赛前我都会认真地别好号码布,仔细检查袜子和鞋,甚至多少还有些紧张。因为有了郑马挨饿的经历,长跑节之前我狠狠地吃了早点,还在进入天安门广场之前吃了两块萨其马。
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经历,基本上能从每次认真对待的事物中找到帮助,也得到过教训和经验。列举几次比较重要的记忆,备战北马一次冷天跑步,膝盖受伤,懂得了节制和保护;第一个07北马全程,得到了35公里“鬼门关”的感受,那一时刻懂得坚持和坚强;08大马,准备并不充分,那时正在每天骑车来回40多公里上下班,结果成绩还有所提高,知道了平日积累的重要性;08北马,我第一个“跑”下来的马拉松,一步未停,在体能和意志上都有很大提高;09厦马,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讲究科学的马拉松,全程有意识地配速(虽然还是没有配好),知道了科学;09郑马,惨败的一次,深刻地记住了赛前准备充分和克制自己冲动冒进的重要性……路还在继续,思考也在继续,为了我的百马目标,这将是贯穿一生的态度和习惯,选择了一种体育运动,就是选择了一种人生……
这次长跑节我打算轻松地按照4分半到5分的配速来跑,然后尝试一下手里拿着相机跑步的感觉。跑步顺利完成,到后来还能冲刺,感觉真不错。路上也照了不少相片。跑完十公里回来的路上,看到还有选手在路上跑,知道了跑42公里之后再跑10公里是多么的惬意,也畅想那些百公里的大牛们是不是也会在马拉松上感到轻松?也或许有所不同,42公里已经够我们受了。人这个物种早年间上树是强项,太长距离的奔跑那是迁徙动物干的事情,超过某一长距离我们不是与生俱来的,过了35公里都是突破吧。
长跑节应该没啥说的,高手依旧是高手,稳定的依旧稳定,冒进的依旧冒进。路上拍了几张照片,看图说话吧。PS:手里攥个相机,跑起来总出汗,经常换手,精神负担很大。
我和阿阮。
5公里自己背包方阵。
我和起跑大门
锣鼓宣天太平盛世
我们是男子青少年组,后面依次女子青少年组、男子成年组和女子成年组
起跑线的另一侧
领导来讲话,还请来了刘翔,太远看不清
开炮了
大家开始进行了没有计划的狂奔
拿出了百米的速度和抢火车票的劲头
阿阮very高兴
海莲也忽地就跑过去了
Irun的熟面孔很多
扛旗的同学
研究了半天也没看明白是什么组织
饮水站,10公里不长,我没喝
转播车,够man的。
9公里处有人摔倒,120快速赶到
在9公里多又遇见了大辫子晃来晃去
合个影哈,记住我是在和女子第18名合影。
跑到了。大合影。阿觅你很顽皮。
永远的唐朝和尚
我都成阿阮专职摄影师了,阿阮你快点成大气候吧,写回忆录的时候我给你提供照片。
自己也留一张,十分难得
十公里和五公里几乎是一块到的我很纳闷。5公里领证书人山人海。
10公里(黄衣服)就好些。那个方便面广告怎么说来着:高一年级的享受。
阿贵35分钟跑完10公里获得第四名,我们两个学先进,向优秀的阿贵靠拢。
完。
还有些照片放在相册里了http://photo.blog.sina.com.cn/category/u/1223887195/s/136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