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龙武林大会
(2009-03-25 08:37:49)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七杂八 |
昨天在中央5台看了康龙武林大会。心意六合拳进八强。总的看来,挺不好看。
传统武术和传统文化一样得到重视和宣传,是件好事。这种擂台也可以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武术门类,不过,从台上的选手来看,好东西不好展示呀。
擂台本来是传统的竞技场合,不过早期都是签生死状的,各位练家子也都是业精于勤,和做秀不一样,事关生死。后来现代体育才把擂台上的较量变得更为文雅和安全,也有很多规则限制。散打、拳击等都是在这个思路下发展起来的。
现在把传统拳种放在这个环境下,有很大的麻烦。一是传统武术的技击性是以造成对手伤亡为宗旨的,例如“双风灌耳”“黑虎掏心”等都是死招能打死人的。现在安了一大堆规则,谁敢用呀。并且对于一些高手来说,容易收不住手,本场比赛07年的冠军就一腿险些把对手打坏。二是比赛规则是基于散打基础改进的,这就造成了单招和摔法占了很大的比重,我估计找个摔跤手在擂台上都能拿好成绩。要是我定规则,应该规定一些本拳种的招式,如果成功使出就加分。这样才能打出拳种的特色。比如太极里的上步搬拦锤,上步、搬、拦、锤是几个动作,能代表太极攻防转换特色,现在的规则下,估计大家都把重点放在“锤”那么一下子了。三是传统武术练得慢,高手难成,古人练得多刻苦呀,那是安身立命的家伙,现在擂台上的这些人,我估计都在变着发的速成。就速成而言,散打、拳击等绝对要比传统武术更为科学。现下的状况就是,我看了比赛,并未对该拳种提起兴趣。就推广传播传统武术来说,任重道远呀。
历来拳法、功法是不分家的,每个拳种都有几种独特的功法。可能很多人对于拳法和功法还分不清呢。我们流行所说的功夫,实在是混淆了一大堆的原则性的概念。拳法可以简单理解为用什么动作打人;功法可以简单理解为用什么样的力道打人,铁砂掌拍在身上的感觉,咏春寸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过去练武,站桩、拳法、功法、拆招、对抗、甚至用药是一整套体系。各拳种的区分主要看核心技击理念。散打,其实就是从各门类中挑最简单易学又实用的东西强化而成的。
而且,传统武术和现代体育很大的差异在对于技击和养生的平衡问题。和中西医之争也有些相似。实难定论。
武林大会还发了个武林人士招募的广告,邀请专业人士来参加。我想练传统武术的,高手,多为中老年,懒得去争(年轻人可能会把这当作超女快男星光大道),不一定去,新手,功力未成,难打出特点。推广和展示,真得要好好琢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