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清华跑步

标签:
杂谈 |
分类: 跑步这件事 |
周六,参加李宁Irun俱乐部清华跑步活动,跑了2大圈14公里,用时67分钟,排在倒数。
和高手在一起跑步的感觉真是太不好了,每每受到打击。不过进步也是明显的,每次都有提高,说明,应该经常和高手混,学先进的队伍里即使是最后一名,也强于在平庸里的自我感觉良好。就像我们的“飞鸽”“永久”“凤凰”,当年就是自行车中的凯迪拉克,可是现在放在国际舞台的较量,水平就不行了。
我们有时容易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的村干部级别幻想中。
今天李宁公司给一些老会员试穿新款跑鞋,还派来一位运动学专家,跟大家征求鞋子的感受。有几款鞋子是专门为非洲运动员(针对小腿力量大)设计的。看到大多数人的跑鞋都使爱世克私、美津浓、阿迪达斯、耐克,我想李宁公司也有志于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吧。毕竟,现在的票友越来越专业了。而且,只有做专业的,才有更高的附加值嘛。
今天大多数人都跑来3-4圈,我跑了两圈就下来了。他们太快,这个速度我维持不了太久。我平时的配速是5分钟一公里,现在提到4分47秒,别看只有每公里13秒的差异,那感觉差远了。马拉松跑下来相对容易,提速very难。并且,我发现这些高手们跑28公里都没喝水呀?还是喝水的时候我没看见?
关于鞋子我的看法是,没达到一定级别,区别不大,我们的成绩主要和自身训练有关,穿着上好的鞋子跑出很差的成绩大有人在(我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到了某一速度,需要讲究精益求精抓细节的时候,装备就成了瓶颈。专业马拉松鞋跑一次就废了,就为轻那么几克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
现在笼统概念的运动鞋品牌繁多,过去还管这种鞋叫旅游鞋,可见其不专业性。相对而言,迪卡侬体育用品超市里的产品细节就做得非常好,会标上个各种运动装备是为什么而设计的,比如偶尔运动、训练用、比赛用(还细分到多少小时内比赛)……不过,对我而言,能坚持锻炼本身就已经很好了,毕竟,像我这样先天驽钝是不可能觊觎马拉松赛场那几万美元的。
找一双够用的鞋子,努力训练才是关键。
做准备活动
撒丫子开跑
几位牛人
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