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老孙彻底办完离职,我送她到公司门口新修的马路对面打车,竟然忘了把最新一期内刊给她。
换办公环境了,从一楼搬到三楼,收拾了一大堆东西。
你可以这样想想:公司原来的市场部,所有文件都由老孙带到了品策部,品策部生存了1年多,所有的东西都交给了我。几代人的文件合同就这么叮叮咣咣收拾到一起。该有多少?我向库房借了小推车,拉了两趟才运完。在三楼的座位上,堆积如山。
费了半天劲,大包小包封箱,好些老资料是可有可无的,比如一些早期的产品手册打样,对现在是毫无用处的,但这些资料作为一个企业历史的一部分又是重要的,如果回顾公司15年来的产品线,这就是物证。我把这些以现阶段价值观来说一定要丢弃的东西封箱整理保留,权当是小时候集邮留下的后遗症吧。
三楼这个位置很特殊,左边、左后边、右边、右后边、后边全是女同事,前面是过道。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过道,我就被女同事们包围了。何等壮观?
以后这一片儿的体力活像什么饮水机换桶、登高上个梯、抬桌子、搬点有分量的东西,我自当仁不让。
说来也巧,我自上班以来,搬过5次家。明光村、安宁庄两次、驼房营、东风桥,在上地这个办公环境也搬过5次。5楼研发、5楼编辑部、3楼编辑部、1楼品策部、3楼HR。经常换换环境有助于开拓思路,像我这种不靠经验靠灵感的创意部门,是需要勤走动的。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时常让自己新鲜是保持生命力的唯一方法,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小学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很多岗位容易做着做这就疲沓了,最后沦为熟练知识工人,老(心)一代就这么产生了。
突然感觉“与时俱进”这四个字挺有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