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瞎说代沟

(2008-01-10 22:03:42)
标签:

杂谈

分类: 瞎琢磨这件事
清早骑车迎朝霞,四环堵车闹喇叭,出汗吹风肚子饿,早点吃掉三块八。
 
在今天这个风和日丽的大冷天里,俺骑车去上班,为了不出太多的汗,进行了严格的速度控制,因为骑得慢,思想就不集中,漫漫长路上就有了胡思乱想的可能。
由骑车想到每天都是一个马拉松的距离,由马拉松想到Kelly在不久前的厦马跑出了4小时15分的成绩,继而想到我在赞叹老K不简单的时候一位1公里都跑不下来的啤酒肚同事说这速度也不快呀,突然就回想起当时那种非常没有共鸣的、谈不到一块儿来的感觉——就像代沟一样。
然后我就瞬间给代沟下了一个定义:因为无法企及,于是否定。
沟的产生是因为两者的差距太大了,如果差距不大,你能跑6公里,我能跑5公里,这种感觉是努力一下就可以赶上,不说惺惺相惜也可以是合理的竞争对手。而如果差距太大,就放弃追赶,又因为跟自己不是一个阵线上的,心态再不够OPEN,就否定。代沟,类似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老年人看不上年轻人的张扬,因为他们自己已经不再那么有激情了,无法企及那个年轻的世界,于是看不惯,说不成样子。
年轻人不能理解老年人的哲学,因为他们没有那种智慧和经验,无法理解那个成熟的决定,于是看不上,说老古板。
相对来说年岁相仿背景相似的人,能理解的范围相似,能够进入对方的思维领域,于是说是同一代人,有共鸣。
年岁只是一方面,生活经历,知识层次又何尝不是“沟”产生的原因?只是代沟更有统计学上的代表性罢了。
试想60年代的人试着去理解70年代的人,70年代的人去理解80年代的人,80理解90,让大家的习惯范围更为接近,让自己更多的试着进入对方的思维领域,可算上与时俱进的含义之一吧。而跨越更多层面的包容,中庸之道,也是传统文化中一个主张。
和谐社会,不是谁屈服于谁,而是谁包容了谁。
我觉得应该上一时代的人去理解下一代的人,毕竟,新生代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而且也会让老一代更为年轻。可现实比较郁闷的是,掌权的老一辈,才不那么想呢。
所以,沟依然是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提前
后一篇:抑郁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