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刊要何境界

(2007-11-27 08:53:51)
标签:

生活记录

看了一篇文章:
有一天,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禅师宣布要传授衣钵,选付继承祖位的人,叫大家呈述心得。这时,一位首席的上座师神秀,在走廊的墙壁上,写了一首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一个槽厂舂米的苦工看了神秀偈语以后,也写了一首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来这个苦工就继承了衣钵,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

慧能禅师的境界非一般人能企及,而神秀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其实对于我们俗人更为合适。生活在熙熙攘攘、名来利往的现代社会的我们,这个偈语实在是战胜自身烦恼、解除心灵痛苦、获得自我解脱的一剂良药。

思考一个问题:

以上两首诗可以看作是禅师们的毕业论文,论文里表述的领悟境界成为大师选拔人才的标准,自然越高越好。反观自己在做的内刊,内刊上表述的观点,如果你已有很高的境界来甄选文章,你会选择哪首诗来面对读者呢?

选择慧能的诗,可能会有更长远的意义。

选择神秀的诗,可能会有更现实的意义。

而企业最需要的是方向还是阶段性实用?

这个问题我问了主编,她的意思是,慧能一两篇,神秀一多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坐着办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