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公司里的事 |
从我的约稿生涯来看,能够提前、准时甚至后延一些时间按计划完成稿件的人都不多,大多数人约稿是一拖再拖。对待编辑约稿,公司中同事普遍存在一种及格心态,即,只要能够在最后关头把稿件交上来就算成功。拥有这种心态的人现实情况就是不能按时完成,而理由几乎无一例外地是最近忙,没来得及。这让我想起了还在做研发时候的故事,一次硬件组经验交流会,一位同事的布板第一板有一个明显的错误,他当时发现了,没有改,说反正也有第二板,倒时一块改就可以了。当时身为硬件部经理的LC给出这样的评价“做硬件设计即使有第二板机会,也要以一板成功的态度来研发,如果你降低自己的标准,最大的可能就是第二板还会出现问题。”这句话我牢记在心。也把一板成功的态度作为自己的一个标准。相对于稿件,如果你认为一周内完成,就会拖沓到最后一天,如果说一月完成,就会拖沓到最后一周,即使提前半年约稿,就我的经验来看,出活也在一周之内。既然我们不写长篇不出书,我索性就以一周为限,迎合大家的几个心态,把拖欠稿件的时间也算在自己的预算时间内,作者能够在一周完成就好。
而在这种及格心态下的管理者又该做什么?我能想到的就是制定优秀的标准,高于真正及格的标准一点点,把拖沓的时间考虑进来,即使没有按时完成,也不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但这事是分人的。记得大学刚毕业,同学经常组织聚会,因为同学们经常迟到,迟到惯了,组织者干脆就把集合时间说的提前半小时,凑合一下大家也就基本到齐,这里面有几个例外:我和阿阮都是非常守时的人,说几点就几点,所以好几次都是我俩孤孤单单早到。因为都比较熟悉,所以如果再再有约会,我和阮冬就没必要打出富于量,也极大地节省了公有的时间。有时我们说执行力,什么是执行力,说到做到就是其中的一个放面。不用绞尽脑汁计算不确定,世界大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