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瞎琢磨这件事 |
天气那叫热呀,很是叫水。一踏入景区就被人山人海所包围,走走停停花枝招展,行行歇歇绿水青山。
这个地方和我去过的大樟山在景区安排上很是相近,只是水少了一些,树少了一些,人多了一些。天子定都北京可以想象此景当年的风华正茂,而景观此刻的人老珠黄也大都因为游客的原因。人在景中、景随人动的意境怕只有追溯到八国联军以前才能实现啦。爬山对于我们这帮同学来说并不困难,毕竟还都是年轻人,走着走着阿丁夫妇不肯走了,靠在石头边非要小憩。
景区的路是走到头后原路折返的,给了阿丁这个机会,也给了很多人上山不登顶的机会。黑龙潭的主要构造就是石头和水,昨天刚刚下过雨,河面看上去不太寒酸,虽然是远郊县,五一期间仍然难免落得个人声鼎沸,很多人都在五一期间偷得半日闲跑到穷乡僻壤来找清静,哪成想穷乡僻壤也会因为布朗运动而在特定的时段出现不可多得的繁荣。
行至一处瀑布前,大家驻足观瞧,唉,可怜北方水量不大,偌大的高山只得涓涓细流,下面还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拍照片的人儿。我们未能免俗,合影留念,导游师傅估计也就在此时发挥了点儿作用帮我们拍了照片。
接着往前走,到了一处很深的石洞,敬晓云在洞口还很繁忙地接了手机。
这里称不上艰险,但是很堵,窄窄的过道排着队上去还要走上下行的双排,若不是洞口出的铁梯子,只怕是需要成为很多人难以逾越的鸿沟,特别是腿脚日渐衰弱的白领们。
这个小小的黑龙潭景区居然有上坡下坡,每每发现下坡处拥挤了很多歇脚的人们,应了那句话,坡起很困难?沿途有很多卖水、冰棍的人,西瓜就泡在池水中,还有黄瓜……也有背着很高纸壳箱运送饮料货物的“挑山工”?大家走走停停,队伍拉得很长,不时拍拍照片、等等后来人。
风景对我来说也就那么回事,和同学边走边聊不觉中就到了山的尽头。有块石头上写着“真潭”,小桑惊呼“难道我们前面看的潭都是假的?”
最后一段路程略显艰苦,坡比较陡,阮冬看了看路打算在山脚的小亭子纳凉下去,结果被很多人鄙视了一下,又被老婆鼓励了一下就没再说什么冲上山头。山顶有块非常平整的石头面,想来有水的时候应该是万花奔流状,我们看到上面有好多人,耐不住而立之年前的冲动,撒着欢儿地跑了上去。到了顶上才发现,上山容易下山难,鞋面坡度很大,如果鞋底不够米奇轮的话很难支撑。贸然往下冲有会有摔倒的危险。
结果只好一点点挪了下去,也在挪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走之字的智慧。大家围坐在圆形的长廊里纳凉,放松疲惫的身心,我给大家合了影,发现镜头的广交还是蛮大的,也发现圆形长廊中间的垃圾桶排放的实在不是地方!
歇够了脚,晒够了太阳,回返。
阿扎很奢侈地买了根黄瓜大嚼特嚼,一路同样的风光,天竟然变得很蓝。
下午四点多与阿丁汇合,不知他们小两口这么长时间晒太阳咋就这么带劲儿,看来这才是真正的白领,很真珍爱阳光的白领们。
路边一只小狗冲我狂吠,我给了它作为成年雄性愤怒的一瞥,它舔舔嘴唇,喉咙里呼噜了一声不叫了。
回来后稍事歇息,吃晚饭,使劲儿地吃晚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