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杂七杂八 |
昨天晚上老婆说给我做火锅,要我早回家。我寻思了半天觉得最快就是换乘地铁了,于是一下班就大踏步攒足了精神往地铁走,速度还没有提到6迈,就被HR的谷同学叫住,寒暄了两句坐车骑车云云竟发现班车就在身边还有座位,天助我也。于是破天荒地享受了一把公司班车服务的福利。车程很短,和大家谈起了马萧同学为了老婆搬家、为了金刚大牙再搬家的事情,感慨了一下博爱、反思了一下他们的家庭地位。一袋烟的功夫城铁就到了。
西直门方向人少,我选择了布朗运动的趋向稀少原则,站着摇晃着来到西直门。路上的景观叹为观止,好久没走这条线路了,不觉中大厦林立,遮天蔽日,钢筋水泥取代了砖头瓦砾,在这个传统的轻轨两岸谱写着高楼与平房齐灰,树木与工地一色的“大城市”景观。开发商不知又会怎么形容门前这条吵吵闹闹的轻轨、灰头土脸的平房住宅区?
下了西直门轻轨,门口还是受到了热烈欢迎,“发票、发票……”几十年如一日的亲切问候此起彼伏,一个保安面对这一位吆喝发票的大姐专注地聆听,似欣赏似想象。
坐地铁,轻车熟路,却发现每天都在地铁口吹笛子乞讨的盲人老大爷正在几个带红袖标的大檐帽包围下黯然伤神,也不知他们是在好言相劝晓之以理还是恶语相加威之以淫。走过路过。进站。没两站居然捞了个坐,看来二环虽挤但流动性还是不错的。车厢里这时弯着腰进来一个外国人,生理缺陷?定睛眼看,不是,这位欧美大帅哥身高足有2米,背着大个登山包看上去就像背着小书包,地铁的横栏才到他下巴——不禁感叹吃牛肉人种就是不一样!
坐地铁确实快,6点50分我就到了东直门,这样算来再有半小时就到家了,不仅美滋滋。哪成想美是不能随便滋滋的,刚到车站就错过开走一辆413,在站台傻等15分钟,上车才算安然。车子也很快,很快过了燕莎桥,然而却奇迹般地慢了下来。我心中暗思:我靠,又堵车了。
果不其然,这辆车在东风桥这个大瓶颈面前显得如此无奈,再好就算是清华毕业的大公共汽车司机也开不出超过自行车的速度,舒马赫在这种路还不得急出心脏病脑血栓?堵车不堵心,因为我有座,更因为我早已习惯。堵车也有乐在其中的人,我身边过去一辆旅游车,里面装的全是老外,我看到一个还算不难堪的洋妞兴奋不已(郑重声明:是洋妞兴奋不已),她面对这长长的排队,一脸欢喜,还掏出相机使劲地拍照。换个位置思考,我要是身处异乡,看到这么壮观的堵车队伍和车厢中或沉闷或沮丧或无所谓千奇百怪的表情,我也会快速掏出相机。这不就是她们不了解的真实世界吗。想想奥运快到了,这种怀揣着旅游者心态来“看不同”的人一定会被这大城市建设所感染。回去茶余饭后可以跟他们的欧美朋友吹嘘“我见过北京的堵车,还有严重超载,更有上不去车的时候站台有人帮着往里推和塞……”
一个桥等了3、4个红路路灯才过去,汽车开始飞驶,看来司机被憋屈坏了!
到家了,吃着可口的涮大虾,来一杯酒,回味一路江湖漂泊,还是家好呀!一夜好睡。
今早去656车站排队,结果又错过一辆,我狂奔了几步还是没赶上:(等呀等,眼瞅着来了个445,我是坐直达车656还是坐445倒轻轨呢?脑海中忽然浮现昨天那个洋妞诡异的笑。路面交通堵车不保准,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坐445到望京换乘轻轨。445是服务轻轨周边群众的车,也是那种全北京最破的车,撒气漏风,开关门的声音就像火箭发射时一样响,震耳欲聋,车开起来也是各种声音齐鸣,叮叮当当,把我耳机里听的轻歌漫曲都搅合成摇滚乐了。大街上看到757车站人满为患,排着长长的队伍,这时过来一辆塞得更满的757,司机前挡风玻璃有个帅哥脸都贴变形了,昨天那个旅游团要是看到这个景象是否会更加欢欣鼓舞地说发现新大陆。757司机没有开门,无奈地朝站台摇摇手示意装不下了,站台上两个焦急的中年人还跃跃欲试地拍车门。
我在路边还看到早晨光着膀子跑步的看不出年纪的爷们一个。
看到车站不慌不忙看报等车的中年男子一个。
看到横穿马路背着书包的祖国花朵一个,步伐轻盈。
看到颤颤巍巍拄着拐杖同样要过马路的老大娘一个,提心吊胆。
大山子桥下看到两个指挥交通的交通协管,她们很敬业,也很有职业自豪感,从她们紧盯着行人不放、骄傲地挥着小旗、时不时哨声响起的一亩三分地可见一斑。不过说句实话,我对二人的职业素质不敢恭维,充其量也就是个有责任心没能力的评价,从他们挥动小旗的动作你会很快联想到她们年轻时是不是经常干农活“赶鸭子?”她们很有自娱自乐的心气,不时还聊着天,次儿一次儿不听话的行人,满足感溢于言表。要是08年还是这种素质和状态,如果不加以规范,外国人会不会误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化?
35分钟后转战到了轻轨,卖报的人依旧熟悉的面容和吆喝声。有座。一站一站,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挤。天气凉还好,挤挤热呼,要是到了夏天,胖子可就够受了。所以我们应该鼓励情侣们一同出门坐地铁,抱得紧一点儿省地方。陌生人必要的距离还是要保持的,不然夏天女同学还敢不敢穿得太凉快??
下了车在“北京早点”摊买了一块“玉米香糕”,多好听的名字,塞到书包里等着到公司就牛奶吃。环岛的早点摊依旧人烟稀少,环岛旁边一个手拎安利口袋里面装满化妆品的小伙子西装革履,向路人发放名片并在寒风中露出微笑,这微笑是迫于生活无奈强颜还是发自内心我看不出来,不过我认为西装革履站路边总有几分不和谐,也许是尊重和敬业吧,隔行隔山。四方门前的煎饼摊又排起了长队,莫非摊主的手艺高酒香不怕巷子深?那天咱也尝一尝。
到了公司拿出“玉米香糕”一看,妈的竟然过期。算了,就着牛奶凑合吃吧,反正牛奶也是过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