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说七道八(酷评) |
1991年4月,安徽省金寨县双河乡张湾小学,不管生活多么艰苦,苏明娟仍然刻苦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解海龙拍摄的“大眼睛”是点燃希望工程这场圣火的火炬,“大眼睛”本名苏明娟,1983年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张湾村一个普通的农家,父母靠打鱼、养蚕、养猪和种田为生,一家人过着辛劳拮据、简朴的乡村生活。1991年4月6日,张湾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小明娟抬头望向黑板时,那瞬间的眼神被解海龙的照相机捕捉到了。这幅画面为一个手握铅笔头、两只直视前方对求知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小女孩,在题为《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载,并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传标志。
10多年来,这张题为《我要读书》的照片停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以“大眼睛”《渴望》这张照片为标志的希望工程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慈善活动,社会各界捐建的希望小学总数达到8300多所,救助失学孩子230多万名。
《200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共有小学39.42万所,比上年减少3.17万所;招生1747.01万人,比上年减少82.38万人;在校生11246.23万人,比上年减少443.51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95%,其中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8.97%和98.93%,男女入学性别差为0.04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为0.59%,其中女童0.6%。全国辍学儿童还有100000人之多。
苏明娟无疑是幸运的,其实在我们这个社会大家庭里,只需要每人付出一点爱心和努力,就可以让更多象苏明娟那样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使他们拥有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对明天的憧憬。
如今国家尽管不再明显提希望工程,但是仍有不少企业和爱心人士在默默地奉献,希望工程之火没有熄灭!
昨天我要上学,今天我要上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