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当下的电影状况?有人依然疑虑,有人谨慎提醒, 有人批评别乐观,有人~
此前我接受电话采访,我认定大概率可以确定《你好李焕英》进入历来国产电影前三名的行列。由此我们往回看,十年年来每年的4~5月国产电影都会有一个落差,但目前没有国外电影强力进来也许也改观这一惯例。从6月开始,特别是暑期档,再往后走,随着中国抗疫形势全面好转的发展,存量佳片有较好收益,建党百年重量作品落脚后几个月,则有理由对中国电影今年的超量的发展抱有极大的信心。

如何看待春节档中国电影成绩?高超成绩创造将近80亿人民币的票房等多项纪录。
首先,这要归功于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稳步发展。国家的安定,国家最早摆脱疫情的控制是电影发展的一个大前提。反观欧美,当还困惑于市场和观影环境的时候。中国这边用的是售卖50%座位的安全率的关系,依然达到这么好的成绩。所以艺术文化和社会政治之间的紧密关系使然。中国社会的安定团结是最重要的因素背景。
其次是中国电影近年开始进入一个稳健发展的一个良好的时期。尽管经历了2018~2019等等一些挫折,但是我们看到中国电影的创作的热情。进入一个良好的时期。因此,2020年尽管没有太多的条件的创作。但是既有的存量而得到独特的印证:中国电影的好的传统已经占据优势。
第三,中国电影人持续创作已经进入一个良性的状态。多样的电影人多重形态的电影人创造,包括许多演员转为导演的电影人的创作热情,不断地创造着奇迹,《你好,李焕英》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第四,中国电影已经在很好的学习借鉴国外的电影的长项,高科技和多样的类型上创造出自己符合大众心态的创作,无论是IP的延续,无论是品牌的创作,还是不拘一格的大胆的创新,都使得中国电影在整体上呈现出相互可以烘托而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创作景观。
第五,人们对于中国电影的信心和对中国电影的观影热情的高涨,也是非常重要的烘托电影创作的持续力的所在。中国电影已经进入中国电影学派或中国电影本土文化支撑的一个转变时期。
所以我们相信,在春节档期之后,2021年借助的建党100周年的好的背景,中国电影的多样形态的发展,多重创造的方式还会持续下去。当然,处理好市场和艺术的关系,大众满足需求和提升品质的关系,高科技的运用和借助手段更好地实现内容的创造性的关系,都是中国电影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方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