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判断是非的肤浅和深入在于知道人生痛感

(2021-02-04 20:54:58)

判断是非的肤浅和深入在于知道人生痛感

近日看了多部关于人的生死病患记录电影和故事片深深感怀。当人遇到严重的病患的时候,当你在医院之中去经受无论是治疗还是生死抉择的时候,你就知道人是极其脆弱的。

一边看这些电影,一边就回想去过去若干年在北京在福州所见到的亲人在病患中挣扎图景仿佛重来历历在目。

包括在北京住院送走了博士外甥,送走了老母亲。在北京多个医院辗转治疗的老母亲,在住院之中,你才深切的体会到在那样一个世界里生死的多种的样式。

如果说生死病患是人的最基础的一个层面;紧接着人们的庸常的生活~吃吃喝喝则是人的第二个层面;那么艺术文化的享受就是人的第三个层面。

许多人在艺术文化的层面上享受,就不知道或者看不起庸常的生活。而许多人在庸常生活之中,就想不到他有个生老病死的时候的悲催的局面。

所以人要追求高超的艺术审美的境界,但是人要清楚一定最重要的是切合的人性的痛感。对于艺术文化的认知,绝不能拿貌似规律一种技术性的好坏耀武扬威的评点天下,肆无忌惮的来评判是非,因为那是最不接人间烟火气的。

打个比方,就幼稚一样的学生和傻子一样的专家拿的粗浅的条条框框来评判艺术的好坏,千万不要去崇拜万分,只有接到了人间的最接地气的生死问题,才知道那些技术和规则都极其可笑。最普通,最切近人性的东西,才是最本质最美好的东西。

判断是非的肤浅和深入在于知道人生痛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