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南方的特级教师把《红楼梦》和抗疫牵强出题,也许可以美其名曰特殊时期结合实际让学生接受,我以为谬矣!



恕我直言,有些东西是需要正经的阅读而给予灵活的方式来接受,但是即便是特殊的时期,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绞尽脑汁弄出了这个很新鲜的学习方式,也从本质上扭曲了关于文学认知的正经性。即便所为适应学生的特殊时期的需要,也实在是轻慢了文学的价值,尤其对于《红楼梦》它的价值的理解,变成了玩闹式的一种选题,实在不可取。 这个时代一切都为了迁就,为了所谓讨好,或者是为了显示方法的多样性,却实际上使得整个民族的文化变成了一种略带滑稽的实用主义。我们要问的是,难道是有必要为了让学生接受而绞尽脑汁,弄出了一种西里古怪的违反经典本意或者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吗?随着电视和互联网的出现,我们其实一点不缺少那种形式多样各种方式来让人们轻松的东西,我们缺少的就是对该尊重的东西,该严守的东西、该保持着传统文化的东西的一种郑重的态度,这个用什么方式让孩子接受,就其实臆想而迁就,如同让孩子接受幼稚,所以要用一种永远是孩子让他长不大的屈就哄骗语气来哄他是一样的,无论对民族的文化的放低,还是矮化都是危险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