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jl.xinhuanet.com/2018-09/02/1123367283_15358606881481n.jpg
周星: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办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首届“蓝星球”科幻与电影高峰论坛由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组织委员会主办,以“穿越·连接·
创造”为主题,将汇聚影视人、科幻作家、科学家以及科幻爱好者,进行一场学术、技术与艺术的思维碰撞,
实现跨界交流、跨域分享。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创办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周星认为
科幻满足人们最重要的东西,无论是星球,还是太空,永远不能缺少的就是爱。围绕这个命题,周星做了精彩
分享。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年轻的文学界,科幻界,影视界朋友,非常高兴再次来到长春。除了北京大学生
电影节吸纳了年轻人的创新之外,中国的影视在整个教育界蓬勃发展。十年前,在此地作为长春电影节的评委,我已经领略到了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魅力。新时代、新力量会促使长春电影节有新的发展,拘守于旧制,其发展终将是有限的。
北京师范大学在科幻文学上的成绩非常出色,那个时候我们就知道科幻对于人类突破现实的存在和思维有
巨大的作用。按照英国研究者对于著名的科幻文学作品的研究,科幻作品70%左右的设想在当初匪夷所思,
但是后来都变成了现实,比如潜艇、导弹。在新时代,年轻的科幻文学爱好者们,可能会为人类带来更多
新鲜的东西。
科幻电影基于科学技术、人类的想象力、人类美好的审美。西方有很多文学作品以影视形式出现,开辟
了新的领域。银幕上有如真如幻的匪夷所思的影像,新一代人感知的影像已经不是过去的影像了,它会触发
我们潜藏心底的科幻因素。
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是1980年的《珊瑚岛上的死光》,这个电影具备了科幻的想象力。我是从事影视
专业的研究者,中国的科幻影像尽管做了很多努力,也有许多人认为,2014年、2015年是科幻电影的元年,
但中国科幻电影和西方的科幻电影相比,还有极大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长春电影节在这个方面的突破
功莫大焉。
新的时代当然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时代,但是要满足新一代人,如现在进入大学的新世纪的这一代人,
他们伴随着互联网的成长,我们也需要给予他们想象上的满足。
这次论坛聚集了众多科技、文学创作、影视、传媒界的专家,我们一定要抓住新时代必须要满足的新一代
人,他们生活在虚拟时代、网络时代,我们要满足他们内心真正的需要,否则就跟不上时代,更不用说我们的
科幻电影本就已经晚了80年。
新华网制作的开幕影片非常出色,其中我特别关注到一个画面,字幕是“或许只有爱可以超越时间与生命
的维度”,从事科幻的影视创作人不能忘记这句话,中国的科幻电影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科幻满足人们最重要的东西,无论是星球,还是太空,永远不能缺少的就是爱。围绕这个命题,科幻才有
生命力,才能真正的赢得年轻人的喜爱。
为此,我再次祝贺长春电影节举办的中国首届“蓝星球”科幻电影高峰论坛,它为长春电影节助力,是为
真正的中国影视科幻、以及中国人突破自己的局限而努力,谢谢大家!(新华网智谷根据周星演讲实录整理,
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