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宫斗剧和现实电视剧的认识

(2018-09-25 10:02:23)
标签:

文化

现实题材剧

宫斗戏

延禧攻略

渴望

分类: 电视研究

关于宫斗剧和现实电视剧的认识

前天和朋友聚会,在行进车里回答记者的问题。问题是如何看待宫斗戏如《延禧攻略》《如懿传》等若干部近期观赏的兴旺,和我们现实题材创作的某种衰弱。

我说简单的评价宫斗戏似乎得意也容易,这个名称来贬低和看清老百姓的审美趣味似乎洋洋得意却是不恰当的。正如同让拿影视作品来等同于现实生活是可怕的。当然虚假的评论家固守教科书人就最好对宫斗戏避之三舍,因为会显得比较庸俗。但实际上庸俗的是我们的现实题材创作不真实。不了解人民的愿望,虚假缺乏生活的细节和逻辑导致难以深入。反观一些《延禧攻略》等宫斗剧,似乎还是宫斗剧,但是精心创作的叙事逻辑,鲜活的人物,超出了宫斗剧对于现实生活的某种侧面的反应。以及在一波又一波的剧情起伏之中表现了矛盾冲突的紧凑。撇开宫斗剧名称,人家表现的的确丝丝入扣。而其中的一些人物形象的性格把控让人喜欢、让人怜爱让人羡慕,让人觉得这才是一种生活可看的东西,而并非会被洗脑,成为清朝的宫斗戏的俘虏。

关键在于艺术创作作品本身,是要以艺术创作的态度去表现一个超越现实和涉及生活、超越具体的题材而感知到一种艺术情趣的创作对象。人物的表现在眉眼之间、在行为逻辑之间的人物关系之间,隐隐约约让我们感知到所有人的生活,无论是宫廷之内还是鲜活现实之中具有的某种生活的感知的真实性。观众自会举一反三感同身受。这就是信任的所在,

关于宫斗剧和现实电视剧的认识

关于宫斗剧和现实电视剧的认识

关于宫斗剧和现实电视剧的认识

说到中国的现实题材剧,首先由于题材上的敏感性,于是如同挑剔宫斗戏的人们拿着大帽子一样,最简单的是又对现实题材去指责这不真实、那不能表现,评价这样的人物关系是表现了正能量吗,诸如此类。基本就扼杀了可以很真切地表现现实生活的真实性的故事。至于当下为了商业利益、为了资本利益,从创作开始处心积虑地去所谓的揣测多少岁的孩子喜欢看什么东西,按图索骥去编造生活。那哪叫现实生活?远不如宫斗剧揣摩人物心计来的动人。把现实剧看成一种影射,把现实生活的自身的某种感受投射到对于普泛大众的现实生活的描绘,东一个挑剔西一个剔,就是不挑剔他的艺术的逻辑,他超越了生活之中的表现内在的人物关系,和鲜活的展示现实生活的一种暗示性。由不得人们或者觉得这些剧婆婆妈妈,或者觉得鸡零狗碎,或者觉得不解渴,或者觉得缺少一种思想的透射率。

而现实题材剧的编造已经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除了追风赶潮编造出不存在的现实关系,去投合所谓青年人对于某某公寓之中,某某祖屋之内,某某生活场景中的政治感受。一种类型化的人物的生活奢侈,时尚的服装展示,以及奇形怪状的人物情感故事等等。没有了《渴望》的朴质和历史之间的牵连关系;没有了《北京人在纽约》之中人们当时焦虑和期望相交织的一种愿望;没有了《贫嘴张大民》中鲜活的常人,和跳跃到屏幕中的普通人的真实情况。甚至于对《蜗居》或然的好坏评价莫名其妙,你说这样的现实剧人们还怎么会入迷,会急不可耐地花钱去收看?所以现实题材剧是一道镜子,它既是一种艺术表达而不是简单生活的折射,更不能把它变成为影射谁暗示谁的对象,将艺术表现和生活的混淆。艺术告知人们:不能从创作开始就屈就于市场去摆布主观的剧情,去投合臆想中年轻人的生活情态。但凡好的剧作都不是屈就投合,而是创作者真的对生活有一种冲动的认知,有一种意念要表达,有一种思想的光芒在驱使着自己去透视生活。总之,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创作,不去影射、不去照搬生活,却让人们看到更高的更多的生活的一种投射,所以人们反观荧屏看到了生活的真实,也看到了创作者情感的真实,看到了生活就应当是这样的真实或者去追求的艺术形象,自然就会感同身受而追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