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以抑制情感的《海边的曼彻斯特》

(2017-08-30 14:55:00)
标签:

文化

电影精品

海边的曼彻斯特

动人情感

分类: 电影研究

难以抑制情感的《海边的曼彻斯特》

       尽管你自己还有无数的文债要还,但一查到放映影院,第一时间就奔赴而去,就因为要看看好电影如何表现。

      看了《海边的曼彻斯特》,悲伤难以掩饰。这部电影的确叫人有窒息、伤感而难以排解的感觉。主人公李,长期颓废压抑的修理工,一直有一种隐衷,后来我们知道是因为他的过失,把自己的孩子给烧死,妻子兰迪也和他离婚。在日常的颓丧生活中他工作出色,但对待顾客态度总是不好却绝不改变---因为内心有极大的重负。然而哥哥的去世消息传来,赶去处理后事,却发现哥哥留下遗嘱将他作为他哥哥的孩子的监护者。这高中生的帕特里克处在青春期,也有些玩世不恭,女朋友不少。叔叔自身已经不堪重负不愿意做监护人,但面对哥哥的孩子也是自小相处看着长大,在与侄子不断斗争妥协中,他最后克服了各种困难,克服了自己内心的痛楚,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和照顾这个孩子,也多少改变了自己。

难以抑制情感的《海边的曼彻斯特》

      故事似乎没有奇巧,这种电影的确不是大庭广众大众可以看的电影,所以在昆明和北京都只有少量影院放映,我们可以判断这还是当下的中国观众和影院的实际局限,的确也是电影自身表现现实生活却未必诱人的所在,艺术电影总是如此,看进去一定动人心弦,却无法改变让人想看的现实,然而电影需要这样有价值的存在。

      主人公的遭际就是人间各种各样复杂情态的人们可能的遭际。电影是艺术态度的构思也是现实真实的再现,很认真的对真实生活人性做表述还能超越常俗,这是艺术精神灌注的电影。我们是不是有这种胆量而不管大众喜好不说,有没有能力对生活表现才是问题所在。如此真切地表现现实生活,将一个中年男性自身压抑已久的痛苦做了细致入微,而且真切的表现,就文化而言就令人敬佩,也是我们中国电影比较少见的。他去处理哥哥后事和一个杂工,只能想到将帕特里克带到自己住处履行监护人职责,孩子却不愿意,因为他有自己的习惯的生活,这个街巷、他自己的冰球队和乐队,以及还有喜爱的女孩儿。影片细致的表现主人公和哥哥的孩子之间情感的交流、情感的碰撞,以及他内心深处的的责任感,这一切都是既往生活让他难以承受的背景下展开的,矛盾点饿人怎么去处理和承担生活,是电影创作者需要勇气的所在。似乎对于中国电影而言很费劲不讨好的真实生活表现,人家却表现得那么的真切细致入微。主演卡西阿尔弗莱克太出色了,他因为此片获得金球奖和奥斯卡奖的最佳男演员,无可挑剔,那种压抑的孤独眼神,动不动就出手打人的冲动,是基于生活的男性遭际后有那么多的痛苦那么多的压抑而导致的,一个男性死了孩子离了婚却要自己背负恶名,那么多的苦楚无处申说,几乎要崩溃的压力,却要去承担看顾别人的责任,这种人间的复杂性和处置表现只有对于生活的理解质感和责任感才能表现的丝丝入扣。有这么一个角色扮演,一个演员就值得了,比他挣的几百上千万都来得好,因为它太有价值,他生命的意义得到呈现。我们的演员会喜欢吗?

      整个影片都充满了所谓的“丧”,那是艺术的精彩,看到他的扮演,会为之感动流泪压抑,而且感同身受。影片在人际处理上简直是出色的安排,叔叔和侄子的关系微妙处、前妻和主人公的眼神捕捉、孩子和离婚再婚的妈妈相见等出色的表现场面,将人世间的种种尴尬和紧张表现得出神入化。自然,主人公在小镇和已经结婚有了孩子的前妻邂逅的场景最为出色。影片的情感、性格、行为的逻辑关系相当贴切。因为愧疚所以颓丧,因为被人们指指点点所以时常出手发泄,因为自己有过失,所以忍受着侄子出格行为,行为的内心的需求无言却深入表现。电影是艺术,也是生活的延伸,不是创作开始就想着讨好观众的简单娱乐消费,要消费也要触及情感,生成精神的痛楚或者快感!

      影片的海边风光,雪景的表现,在狭小房子中透射出去的窗子外的绿色,以及不断的闪回中把他对家庭的依恋和颓丧自身愧疚。都表现得很出色,情景交融的味道十足。意味不显山漏水,但需要沉浸中而领悟升华——

难以抑制情感的《海边的曼彻斯特》

   这电影完全没有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去主观的编排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没有---因为生活的逻辑和芜杂性就是如此,但又不是简单罗列,这里的技巧在于你的创作精神在何处!这样一个压抑和痛苦一直横亘在影片里头。尽管后来结尾它最大限度地来承担起对孩子的责任,但是却是把监护人责任转给了他的好朋友。这是西方的行为方式,却也让我们看到了最大限度的善意。影片表现他自己的生活中的困局压力,他几乎撑不住的却又必须死扛的内心纠结令人痛心。而且影片最出色的一些场景是在于他和前妻在小镇的见面,就是因为他要逃脱开这种过失愧疚和面对前妻他不愿意回到小镇里头,但是和前妻相遇的时候那段场景极其动人,极其富有人性化。妻子在不断的检讨自己当初对他的过激,妻子知道他内心里头有巨大的痛苦,妻子不希望自己给他造成了现在这个颓丧状况,然而他只是摇着头,他自己说我没有,的深刻性无以复加。然后他不顾妻子说爱他,要离开一刻,人们都会泪崩。

难以抑制情感的《海边的曼彻斯特》

 

    影片表现了常人之间的那种情感,真实生活中并没有天花乱坠各种的际遇,但是现实的生活无时不刻的常态和真实的人心的常态,人和人之间的相处的常态,却表现的丝丝入口。影片的结尾,虽然没有大团圆,但是李最大限度地替他哥哥的孩子买了那个游船的发动机,同时也和他心理相互理解,对于青年人青春期的各种的这种喜好的某种容忍。最终他找到作为下层人所能的一切,自己搬近了点,还留下侄子来看望可以住的沙发,却没有让哥哥的孩子搬到他出去,影片完全没有虚饰生活,真切对待人间矛盾,达到不虚妄,不浪漫的最好的表现。

      一个大男人极度压抑自己,牺牲自己照顾他人的品性,得到出色的表现。影片结尾。哥哥的孩子和他坐在换了新发动机的游船钓鱼,那种场景又回到了哥哥孩子的童年动人,但没有更多的浪漫的矫情!

     电影的价值,是触动人性,让你出了影院依然难以忘怀!这就是——

难以抑制情感的《海边的曼彻斯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