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中午,到北京老鼓楼,一个还依稀存留北京传统的地方,包子铺,灌肠,等等等等令人垂涎三尺。
但今天,我只在周围溜达,看有什么变化?人来人往,形态不一,服务的是老北京或外地人,但享受的,可能多数是外来游客。在这个京城的中心地带,人们还多多少少感觉到古老,美好的东西存在?你走过皇城根;你走过鼓楼前,那是平民的地方.这里依然还有古风,还有老百姓气息,所吃的各种小吃,焦圈儿,灌肠,豆汁儿,卤煮,以及混沌侯,等等。
旁边就是著名的南锣鼓巷,人头攒动,大家看的,是依稀的古风,享受的却都是小吃,现代的小资商店青春着。刚到北京的时候,觉得这里极其神秘,博大,又通俗,沉稳,但充满市井气息,卖各种北京的小玩意儿,似乎都是老舍笔下风习,老北京聚集,作家所描绘的北京,走过什刹海走过前海,你的感觉,绝对不一样。走过德胜门,看高高的楼门头,你会觉得,那城里,里外那就是两个世界。
可是呢!时光荏苒,一切都变化无常,枣子树少了,银杏树多了,槐树依旧,泡桐依旧,在初春的时候,在晚秋的时候,发出它的香味儿,你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
总之,新修的护城河,你必须去走一走,找到豁口,那是我读大学的时候,中午游泳的地方,现在已经不能了也就没有了百姓气息。冰窖口还在,不过只是一个名头而已,豁口,积水潭,已经大相径庭。
北师大南边就划在豁口,曾经这般大地盘,就是南到积水潭这一块,北边儿到北太平庄。不过人们比较朴实也没有贪欲,觉得划定这么大一块地方,绝对没有用场,过了几十年,才发现地方大,那就是利益,那就是发展的基金,那就是房地产,而一切都已经没有了。
鼓楼南边,和东边儿,是老北京的各种街巷,保留最好的地方,有空时候,从这里,走向那里,穿街走巷,你会发现,古老的东西,是藏在深处,而现代化已经让他们,变得非常的局促。没有关系,戏剧,在这里还存留着,相声,在这里也存在着,人们既要做白领,又想当文青,要看看戏。这里,既是市井下层人聚集的地方,又是白领,聚集的地方,你在这里,可以看到历史的缩影。老北京人喜欢说话,又自傲,深居简出,有喜欢,打招呼,您好啦,您早!那光景趣味你也许还能依稀看到,上了岁数的人光着膀子,在小酒馆中,一碟花生米,一个小二,在那慢慢的吃慢慢的喝,那种趣味,无比美妙。

这里前海边,有北师大的北校,就是辅仁大学的旧址,涛贝勒府的马厩,你进到里头,才知道,老北京的深宅大院,就这个马厩,就能充满什么样的味道。在那里我呆了十年,在悠然的后花园,每一天,独自镇守在那里,看着花开,花落,静幽幽的花园里,你可以想自己的心事,浪漫的情怀,无限的激情,全部慢慢享受!闲着漫游而来,那个长廊,曲曲折折,高高低低的,带着你进入古老的深宅大院中,什么内府,女眷,小女子们自得其乐,而外头听不见的。那个境界里头无限美妙。
这里,拍过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拍过关于宋氏三姐妹的故事,在这里,各种花香,野草,无所拘束地成长,你闻到的,都是文绉绉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