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6日上午,令人学问仰视的王富仁教授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我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艺术学术会议大会发言没有前往辞别,但实际上心里也不愿去告别,让王富仁教授留在我的记忆中,就是最好的怀念
想来和他的交往其实不多但亲切。这位著名中国现代文学学者去世的时候好为奇怪,那天晚看到中国美院和劳动关系学院的两位北师大毕业的学者转载王老师的过去访谈,并且语焉不详的微信符号,还奇怪,忙于他事没有去微信询问,因为和王富仁先生年龄和资历都有差距但总是敬佩,而和他的相处就是一个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味道。和他有过在同一个系“同事”的几年,但其实他作为中国第一个文学博士的学问,哪里敢去叨唠,反而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上杨占升先生的课程,不断听到先生对于王老师的赞叹之情。也听过他的课程,那种没有烟绝对不可以,讲话不带山东口音绝对做不到、侃侃而谈的思考深度每每叹息的感觉依稀还在。
这一次得到消息挺诡异的,第二天我的微信写道:看到一些博文在转载王富仁教授若干年前的访谈,而有人带着悼念的口吻,觉得意外?但隐隐约约有不详,又没有消息源,似乎大家都忌讳去世这样的字眼,我诧异间也不能相信这位第一个文学博士和大家会意外,至今也以为是误传。
后来清晨得到消息,他的确仙逝!一下子惊讶不已,因为后来他去了汕头大学,在偏远之地开始国学研究,我们以为他为的是开辟新的领域。实际上,读到一些文字,的确依然是思考深入的研究国学,但总是觉得这一领域的立足点似乎多少还没有把控,但他的批判性依然在。王富仁教授的学问无需言说,比起许多生存喧嚣的学者,他的博大远超,无人否认他对于鲁迅研究高深伟大,而赋予国学的精神研究独步,他的的思想的高度令人敬仰。作为晚辈,总是得到他的肯定和帮助,和他的友谊不因为到汕头大学而衰减,十年前,受他邀请,我第一次有4万余字的论文在他主持的代刊书发布,惊讶其厚爱和学术人的气魄。偶尔他回来还能见到一次,依然是那样的憨厚,和对于我们晚辈的赞许鼓励,但其实我们知道在他的深厚学术研究面前,自己的都汗颜不已。
无论怎样,走了的王富仁先生的学术是真的,我也依然认为他活在学术的高端看着这世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