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西南联大的感触:大师和精神

标签:
教育文化昆明大师大学精神 |
分类: 文化问题 |
2017年4月18日,昆明,感知到一种气节和精神--难以说清,却似乎有了伟大来自于精神而不是大楼和大校园的味道---没有我们条件却出了大师无数的地方

当你来到当年的西南联大遗址,才感觉到大学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的所在——

这是真实的留存之地,当年三所中国著名大学在抗战烽烟中迁徙到这里,上课就在这教室

我坐在谁知道是不是朱自清闻一多刘文典冯友兰等等大家的位置上,想一所大学就是人支撑着学问和校园

这里产生了什么?一批前所未有的艰难环境中的大师,还有精神!

看看当年文科的教师们——

理科的教师们——

艰难环境中,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兼职包括了电台广播员、电影广告员、外国电影翻译者、家庭教师,居然还有擦皮鞋!

这里的精神如梅贻琦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北大校长蒋梦麟的话:学校之唯一生命在学术!

大学---不是都如同西南大学一样真的知道生命意义

但我们来自于大学真知道,大学中的人好赖才是要害


细细想想,还能复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