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度和观念分析:关于宁波老虎伤人事件的认识

标签:
杂谈宁波老虎伤人事实和法律人心深处观念与角度 |
分类: 生活随感 |
任何事都有多重看待的可能,这既是人间万事难以一锤定音的复杂,也是人总是在情感、观念、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思想认识的不一造成的。比如关于宁波老虎吃人不幸事件,发酵以来人们的看法不一,亮眼的有调侃的打油:
虽然调侃对于逝者有些不尊重,但从文化角度看,事实的认识、法律的判断,道德的认知和常理的理解都不一样,可以来试着分析。
-----首先,人们对于违反常规突破守则的嘲笑。北京的动物区随意下车,在大众看来显示了现实中肆无忌惮的习性衍生而被大众愤怒自有来由,逃票的行为有点自作自受,责任全在自己也是情所自然的认识。但将其置换成换老婆老公的事由,则是横生出对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调侃。蛮横而不顾家人感受的生发是对于北京野生动物园事件的关注点,人们多少有幸灾乐祸而满足于对于霸道自以为是的人们的泄愤。至于换老婆丈夫的后面也多少乘机嘲笑社会的婚姻关系的复杂性。
----其次,“老虎不多了”所引发的则复杂些,咬人老虎必须死是一种人际社会对于动物咬人必须给予惩戒的“法则”,一般而言为了防止培养嗜血成性,让动物知道人不可侵犯,无论什么原因,咬人动物必死无疑的认识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但复杂性在于,这里触及人先违规却要迁怒动物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怀疑,在人间是要梳理先后关系,比如自卫或者迫不得已而出手的逻辑关系认识十分重要。但其实我们自认为人至高无上,所以还是要捍卫动物不可侵犯人类的守则,但的确要明白:即便规则是老虎要死,但人也违规造成了自己的危险,所以生生不息后违规人不减少,而老虎就要不断减少的巧妙嘲笑。
----接着下来的问题在于是不是要赔偿,理论上动物园无关危机,全部责任都在自己,但当今社会已经养成了任何时候都怪罪他人而不是自我审视的习惯,于是法制的遵守视乎空白,事实上,由于个体可怜而集体是国家的,无关痛痒,所以不赔白不赔。在法制上的不严格导致的复杂性就造就了期望有空子可钻的幻想。这一点谁能够解释清楚?
----还有,老虎似乎不幸却必须打死,因为法规习惯使然,但人违规而遭殃,却不能自己承担责任还要寻求赔偿,这之间的矛盾很难决断。但“老虎不多了”却意味深长,既有违规者不绝如缕的绝望调侃,也有对于现实中“无辜”却要担责的不满----其实比如穿行高速而被撞死的人本来违规自己全责,但交规上机动车却要承担一定赔偿!
-----最后,这地方老虎非常“专业”的调侃实在意味深长:似乎传达出老虎才不管你如何就是专一本性吃食,于是能够替人间惩戒出格违规,也能够为人间的隐秘意念实现--比如总想借助意外来实现不敢说的余年,多么深奥的意思,对于不受人间法则约束者的惩罚和对于人世间贪求欲念的谴责等等。
----收尾:宁波死者既是爬墙省钱违规,又本来可以不死却为了红米手机折回才导致悲剧,让人们对于人对于生命和财物之间不当关系的叹息。人为财死也似乎在这里兑现。
其实我们这里叹息死者和伤者,但从文化上看待角度不一观念意识的问题才是需要展开议论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