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看待《我不是潘金莲》之万达-冯小刚之争?

(2016-11-19 09:59:01)
标签:

文化

我不是潘金莲

万达与冯小刚

市场资本

艺术品位

分类: 电影研究
      我们这一时代迫切需要积极性的文化建设,而不是无聊的生存,裹挟到文化之外的利益之争中去,纯净的看待艺术文化是国家、文化企业、艺术人和大众内心的需要也是任务。设想:我们对于创作都不能静下心来分析,非要叵测的认定凡是都是炒作,而实际上大众丢下一句:看他们假模假式的营销,于是我们的文化都成了阴谋论,而文化艺术纯洁谈论就显得所谓幼稚了——这还有什么意义?
     世风不正自然不好,文化之风迷乱令人困惑,生活把文化环境变成了无聊点额名利场的时候,一切都显得污浊。文化如何配置成为有意义的文化,艺术怎样得到人们的真心尊崇?在我们这一个时代都成为一个需要辨析而无法自觉的东西。近日的万达与冯小刚围绕《我不是潘金莲》这样一部好电影展开的撕逼,让人觉得文化的悲情不断。
    其实还有悲哀的是,人人都拿外交辞令来对话,明明白白的市场勾当却变成了你知我知的口水,阴一句阳一句的拼争,让人们以为这就是虚情假意的文化从而一切都不相信的时候,骨子里的文化虚妄难免令人生厌。
    进入贺岁档前期,我们期待的冯小刚创作的《我不是潘金莲》改档到11月开始放映,首日票房斩获7040万,也是国产影片11月档期首日最高。影片对于现实的切入,题材大胆,涉及的当下社会一种难题的深入,最为重要的是将社会问题、个人偏执人格、为任官员的复杂状态,社会走入相对开放民主却还是依赖官本位解决问题,为上为大和小民需要的自我权利争夺,与放大了无聊、心态纠结无解的人生与社会调动资源来维护之间的矛盾,做了似乎平实,但其实惊心动魄的博弈。毫无疑问,一个电影不是按照我们所谓的理论所顺次而下的摆布、我们看片不能简单的论说是非,需要思考捉摸,这才是一种独特人生展现。

其实意外的不仅是影片,村妇不解丈夫和自己的假离婚为什么就成就了寻找他人结合的真离婚而且法律都到政府都判定自己错?她还更为冤枉的被丈夫指定为潘金莲却难以洗刷,于是一次次十余年的告状,从被拘留到政府被动的一次次安抚,一切都显得好笑的悲哀、可叹的执拗、不可思议的顾全大局、为了私利的解套,圆形的图描出当下复杂的社会生态。
http://d.ifengimg.com/w600_h380/y1.ifengimg.com/cmpp/2016/07/05/09/92eb0211-2974-4dff-91ff-c23ee1b2b02f_size322_w450_h655.jpg


但影像之外的复杂同样呈现。第一天各个院线拍片上40%,万达却刻意的排出10%多点的票房;冯小刚揶揄般的愤怒抨击;万达发出反击;受众彼此之间的意见不一,造成了一个电影超越社会复杂性的话题之外的现实新话题---市场机制、社会判断、企业恩怨、中国当下的人心状态等等,都聚焦在此。
-----本来中国电影应当同心协力,却无法改变利益的争夺,利益原本是商业的追求,但文化产品和文化商人理应有所节制;而为了某种过节而明争暗斗的损伤却遍地都是而令人生厌。
------遵守市场原则无可厚非,但人为的恩怨来左右恩怨扩大乃至于绑架受众却实在不可取。明显的依赖财富逞强,已经失却了一种公平,公开的展示恩怨又是大大丢了文化的色彩。
----从事文化的人,要挣钱却不能违背基本行规和社会准则,不能将人们给予的信任变成了资本横行的手段,占有资源不是真的资源,却还是国家文化和人民的信任。非常担心从年初的资本肆无忌惮的的介入到垄断资本肆意妄为的灾难。
----有时不是大多数人的面貌却是少数人尤其是掌握优势的资本和传媒话语的人让中国人在世人眼里充满了功利性。
   其实,都有了钱也就要放下有钱,资本强大也就要低调客观,但似乎世风日下中,人人都沾染了一些恶习,比如,厂商都不站在大局上维护中国电影却逞一时之强,观众不去看待内容却依据好恶来判断好坏,理论家习惯将批判作为武器却不顾冷静分析和建设性热情结合,人们已经习惯处处以阴谋论来看待,因为到处都是炒作--而事实上很不幸炒作快要让不炒作显得无趣
市场和舆论让电影自身的文化价值降低,作品的丰厚内涵被外在的纠葛弄成商业狗血味浓厚,你说人们还能安静下来感受文化和体味自己的情感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