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必须做有质量的市场和真诚的有创意电影

标签:
文化中国电影发展问题有质量的市场有诚意的艺术 |
分类: 电影研究 |
央广网北京10月5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长假期间,为了避免出门旅行遭遇人满为患,宅在家里之余,到影院看场电影、去饭馆吃个饭可能是很多朋友的选择,这也是很多国产影片选择在国庆档集中上映的原因。然而相比长假前火热的宣传攻势,这个国庆档的电影票房似乎有点冷。
到了今天,长假已过半,票房榜上“四大金刚”成绩也已出炉。《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以5天约4亿元成绩领跑,电影《湄公河行动》从2号起反超《爵迹》列位第二,后劲不足的《爵迹》和《王牌逗王牌》分列第三、第四名。票房榜上竞争激烈,但是国庆档自从10月1号起,便不再有单日过亿的电影作品,与去年同期相比,票房跌破10%。
回顾一下今年以来的电影市场,新年伊始,国内电影一路高歌猛进,在《美人鱼》等大片的拉动下,创造了7天36亿元的惊人战绩。然而,此后市场持续低迷,几个重要档期表现都不如去年同期,中秋档跌幅更是高达16%。
9月上映的主力影片有《大话西游3》《星际迷航3》《七月与安生》,但票房表现都低于市场预期,截至9月26号,当月全国票房收入仅为19.47亿元。月底在提早上映的国庆档大片拉动下,9月票房勉强上升到23亿元,然而也沦为“全年最冷月”。所以说,国庆档的冷清可能只是9月市场状况的延续。
有业内人士犀利地指出,“烂片”当道,是票房持续低迷的主因。只有高质量的电影才有高人气,今年你见过几部在朋友圈刷屏的电影?
再来听听网友的议论,国产电影票房冷清似乎不难找到原因。一位广州的网友表示,“对没有创新内容的电影出现严重审美疲劳。情节严重地脱离生活,描写的都是浮夸的人生和美不胜收的情怀,没有励志,没有内涵……让人提不起兴趣”。
一位山东烟台网友说得更直接:“这说明国民文化素质提高了、演艺圈的素质下降了,到资本市场圈钱、炒作脸蛋人物、脱离群众主流价值观,能走进群众心里的好片太少。
一位河北网友则表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那些实力派演员突然集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小鲜肉,白富美,网红脸,再加上过度炒作,票房注水,资本膨胀带来了短暂的虚假繁荣,殊不知一阵风过后还是尘归尘,土归土……
网友的话反映了电影市场的部分现状,这几年,由于影市的火热,导致不少资本涌入,市场固然活跃了,但也更浮躁了。对短线牟利的追求,使得电影创作缺失情怀,几乎变异为工业流水线上、冰冷零件组装起来的无情器物,唯一的目标就是到市场上找到一个噱头去贩卖。于是,大IP压制了原创故事、小鲜肉挤掉了演技派,其结果自然是好片缺位,而IP和小鲜肉经过几次疯狂的透支,电影市场的内生动力慢慢受限,增长放缓是必然。
今年电影市场栽的跟头,或许是国产电影成长的一个插曲。这场“寒流”,值得反思,期待反思之后迎来拐点,期待中国电影能够讲好故事,演好戏,真正以实力吸引观众。
到了今天,长假已过半,票房榜上“四大金刚”成绩也已出炉。《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以5天约4亿元成绩领跑,电影《湄公河行动》从2号起反超《爵迹》列位第二,后劲不足的《爵迹》和《王牌逗王牌》分列第三、第四名。票房榜上竞争激烈,但是国庆档自从10月1号起,便不再有单日过亿的电影作品,与去年同期相比,票房跌破10%。
回顾一下今年以来的电影市场,新年伊始,国内电影一路高歌猛进,在《美人鱼》等大片的拉动下,创造了7天36亿元的惊人战绩。然而,此后市场持续低迷,几个重要档期表现都不如去年同期,中秋档跌幅更是高达16%。
9月上映的主力影片有《大话西游3》《星际迷航3》《七月与安生》,但票房表现都低于市场预期,截至9月26号,当月全国票房收入仅为19.47亿元。月底在提早上映的国庆档大片拉动下,9月票房勉强上升到23亿元,然而也沦为“全年最冷月”。所以说,国庆档的冷清可能只是9月市场状况的延续。
有业内人士犀利地指出,“烂片”当道,是票房持续低迷的主因。只有高质量的电影才有高人气,今年你见过几部在朋友圈刷屏的电影?
再来听听网友的议论,国产电影票房冷清似乎不难找到原因。一位广州的网友表示,“对没有创新内容的电影出现严重审美疲劳。情节严重地脱离生活,描写的都是浮夸的人生和美不胜收的情怀,没有励志,没有内涵……让人提不起兴趣”。
一位山东烟台网友说得更直接:“这说明国民文化素质提高了、演艺圈的素质下降了,到资本市场圈钱、炒作脸蛋人物、脱离群众主流价值观,能走进群众心里的好片太少。
一位河北网友则表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那些实力派演员突然集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什么小鲜肉,白富美,网红脸,再加上过度炒作,票房注水,资本膨胀带来了短暂的虚假繁荣,殊不知一阵风过后还是尘归尘,土归土……
网友的话反映了电影市场的部分现状,这几年,由于影市的火热,导致不少资本涌入,市场固然活跃了,但也更浮躁了。对短线牟利的追求,使得电影创作缺失情怀,几乎变异为工业流水线上、冰冷零件组装起来的无情器物,唯一的目标就是到市场上找到一个噱头去贩卖。于是,大IP压制了原创故事、小鲜肉挤掉了演技派,其结果自然是好片缺位,而IP和小鲜肉经过几次疯狂的透支,电影市场的内生动力慢慢受限,增长放缓是必然。
今年电影市场栽的跟头,或许是国产电影成长的一个插曲。这场“寒流”,值得反思,期待反思之后迎来拐点,期待中国电影能够讲好故事,演好戏,真正以实力吸引观众。
关于这个话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做出了分析点评:
周星:2015年中国电影攀上一个高峰,按照规律来说,它不可能始终往上走,也该有所下降。从我们主观的意愿来说,希望有质量的市场和有创意、真诚的电影创作。但是从4、5月份的正常下降,不正常的暑期档大幅度跌落,再到9月份的跌落,一直到十一前3天的票房不利情况,现在看起来是到了一个调整期。总的看起来,中国电影票房的持续跌落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
最终,中国电影应该立足于艺术质量的创造。艺术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文化是人的精神的需求,而精神需求才能进入人的灵魂,才会真正赢得人们的好感。所以,当电影有稳定的、正常的市场,又有良好的本土文化的创意,保证了艺术质量,再加上借鉴西方的技术,那么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的票房市场的同时,将会创作出中国人乃至世界人民喜爱的好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