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师范大学2015以来校园戏剧活动概况

(2016-09-11 09:45:55)
标签:

文化

北京师范大学

校园戏剧

艺术审美活动

分类: 学生交流

2016年9月11日,大连清晨,跑步的感觉
北京师范大学2015以来校园戏剧活动概况

即将开始会议 ---中国高等戏剧联盟,北师大也是参与单位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2015以来校园戏剧活动概况

我基本每一届都参加,因为戏剧艺术的魅力独具一格
北京师范大学2015以来校园戏剧活动概况

看到出版物中我们撰述的北师大2015以来的戏剧活动概要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2015以来校园戏剧活动概况


北京师范大学2015-2016戏剧活动概述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有悠久的戏剧传统,除了建国初焦菊隐先生在北师大任教,传授话剧艺术的种子,在戏剧主干力量整体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后,校园戏剧依然在不同层面呈现。20世纪80年代的“北国剧社”异军突起,为剧坛留下重要的演出记录。新世纪以后,以北京大学生戏剧团为主力的校园戏剧依然在不断发展。

2015年的北京师范大学戏剧活动主要包括三大组成部分:以大学生戏剧团的演出交流为基础的校园戏剧演出;以艺术与传媒学院为基础的艺术学生原创戏剧活动和不同文理科社团自身的戏剧演出多样性结合的戏剧尝试;面向附属学校的基础教育戏剧演出的普及性戏剧实践。综合而论2015年戏剧活动概要介绍为:

一、多样性校园戏剧展演和教育活动。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的戏剧演出呈现多样性,应接不暇高雅艺术进校园带来了一系列的经典戏剧电影的放映,其中包括《奥赛罗》《费加罗的婚礼》等,拓展了戏剧活动的感知教育。当下正热门的先锋导演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也走入北师大的校园和学生见面,青年导演王翀、郝銘、唐函、沈巍走进北师大亲自来做戏剧指导与交流,学生戏剧热情高涨,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戏剧剧目。艺术传媒学院学生参与的大戏《家》在北国剧场连演两场,而后作为大学生戏剧节开幕戏剧在中央戏剧学院演出。艺术传媒学院13Mfa的毕业大戏《窗台上的尸体》,以来自全国各地在职硕士以戏汇聚,演出效果得到高度肯定。数字媒体艺术本科生发挥想象的原创大戏《湮红Redrum》,以及由艺术与传媒学院学生导演的《我们的小镇》,在北国专场演出之后,更是受到北京理工大学的邀请演出。艺术传媒学院本科生朱瑾烨导演的《蠢货》,在北国小品专场连演两场反响热烈,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又加演一场依然获得好评欢迎。延续到2016年初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原创大戏《野生图书馆大戏》,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得到欢迎。总之这一年,在校园内已经形成以戏相聚的模式,每天晚上下课可在校园教学楼的空地看见排练戏剧的学生,周末也已形成三五成群观摩戏剧的习惯戏剧的种子已经在北师大的校园里生根发芽。大家共同期待开出更灿烂的花朵。

二、基础教育戏剧活动展开。作为全国戏剧教育联盟主要高校,大学与北师大三附中签署戏剧合作研究协约,并且开展了相关研究合作活动,和海淀教师研修学院建立了研究关系。尤其是与附校平台的一些学校如北京奥林匹克小学开展合作校园戏剧展演活动。学院自身设立的戏剧与影视研究机构已经有相关的成果。大学戏剧活动与学校国内部加强联系,在10所以上的中小学创设校园戏剧基地。为此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了校园戏剧研究中心,研究中心不仅与重要的戏剧院校一起在全国设立多校研究实践基地。同时,研究中心聘请一批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基础教育范畴的校园戏剧研究特约专家团队,参与协同中心的戏剧教育课题,致力于提升基础艺术教育监测和评价体系研究工作。在北师大国内教学部的附校系统,已经看到中小学戏剧教育的重要作用,在联合中央电视台少儿部月亮姐姐所排演的儿童剧获得良好影响,在包括奥林匹克小学开展英国戏剧大家直接传授戏剧教学活动,得到朝阳区高度重视重视。校园戏剧研究中心结合北师大教育优长,在学校基础教育监测和测量协同中心的框架内精心进行中小学基础艺术教育的教学改革等相关活动。一年来研究中心的已经和英国肯特大学等机构开始合作研究,并且期望扩大与欧美、韩国和香港的相关机构开展合作研究,使我校成为中国校园戏剧研究的领头羊单位。

    2015428日,北京师范大学与朝阳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创意戏剧 活力校园首届儿童国际戏剧节暨戏剧教育研讨会在北京东方剧院拉开序幕。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别副主任何佩德,学校党委副书记刘利,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姜继为,昌平区委教育工委书记隋彦玲,昌平教委主任李成旺等来自国内外教育界、艺术界、文化界等的50余位嘉宾出席开幕式。北师大附属中小学的150余名校长和教师代表,以及朝阳区700余名师生、家长代表参加了开幕式。刘利副书记指出,北师大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意见,学校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用戏剧整合多种艺术教育手段,以戏剧教学法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拓展校园戏剧的内涵和外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校将以成立校园戏剧研究中心为契机,构建科学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和创新艺术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推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开幕式上,同时举行了著名剧作家万方、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英国华威大学教授Jonathan Neelands22位专家的聘任仪式。北师大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昌平附属学校、朝阳附属中学、朝阳附属小学等12所北师大合作附校获颁首批校园戏剧教育基地校铭牌。学校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发布了创意戏剧 活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北师大奥林匹克花园实验小学学生们还带来了精彩的汇报演出英文音乐剧《the Rhythm Road》和中文音乐剧《爱的礼物》。随之29-30日邀请来自英国、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我校的专家学者以主题报告、观摩课、工作坊等形式举行戏剧教育研讨会。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戏剧研究中心借助我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的艺术学科体系,将充分整合相关优质资源,联合中央戏剧学院等国内高等艺术院校,以及英国戏剧协会等国际知名戏剧教育组织和机构,集结一大批优秀剧作家、导演等,聚焦校园戏剧的研究与实践,以大中小学生为服务对象,在打造戏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艺术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以戏剧为载体的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大胆尝试。

 三、北国剧社概况。北国剧社是北师大在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重要戏剧社团。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科创建人黄会林很早就意识到校园戏剧的重要意义,早在1986年就慕田汉先生著名的“南国社”遗风,创立了北国剧社。北国剧社成立伊始,恰逢中国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完全业余、初出茅庐的剧社携《第十二夜》和《雅典的泰门》与众多国家级专业话剧团体同台亮相。曹禺先生观戏后十分欣喜,写下“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赠予北国剧社。吴祖光、欧阳山尊、夏淳、苏民等艺术家欣然做了剧社顾问,北国剧社在黄会林、绍武先生的指导下,踏上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发展道路。

1992年,在北京市倡导下,以北国剧社为基础组建了北京市大学生戏剧团。1995年,在北京人艺著名导演顾威老师指导下,剧社排演《周君恩来》,获团中央“五个一工程”优秀话剧奖;1998排演《爱的牺牲》,获中国人口文化促进奖。2013年,北国剧社的《西部往事》分别获第四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优秀编剧奖、展演一等奖;另有《母亲的秘密》获第四届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2015年,话剧《家》获第五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最佳导演奖、优秀组织奖;短剧《赤色花束》入围第六届南锣鼓巷戏剧节新生单元;剧本《信陵君》获首届清华“启迪杯”大学生原创剧本大赛戏剧单元二等奖。

北国剧社几乎每年都举办戏剧小品专场演出。经典戏剧《雷雨》片断、先锋戏剧《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浓缩版、原创短剧《无花的蔷薇》等都已成为剧团的优秀保留节目。其他作品还有:原创剧目《与非典无关》《西部往事》《母亲的秘密》《精神的丰碑》等;向经典致敬的《麦克白》《驯悍记》《老妇还乡》《四川好人》;参加历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荣获多项大奖的《枣树》《青春在路上》《最后的小丑》《家》等。

2012年至2015年期间,北国剧社每年都在国内多地展开社会实践活动。曾赴重庆长寿、浙江嘉兴、河北秦皇岛、北京平谷区等地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用戏剧表演的方式服务于社会。并于2014年承办了赖声川导演青春版《暗恋桃花源》星秀大赛北京赛区的全部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一直有着良好的戏剧活动和戏剧研究传统。北国剧社是一个理想的戏剧平台,在活跃校园艺术氛围,健全青年学生人格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无可替代的优势。校园戏剧文化建设是中国艺术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北国剧社无疑一个成功的案例。

附上北国剧社的现有状况以及近年创作演出具体情况

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北国剧社(以下简称剧团)是校团委直属的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艺术团演出团体之一。我校艺术团组织结构明确,分工合理,有校级领导分管艺术团工作且有本校在职教师专职负责艺术团日常管理工作,另下设艺术团团长团共6人分管各个团体及部门的日常工作。剧团内部设置团长一名并成立秘书处(由三名副团长组成)对剧团日常工作进行管理。

北国剧社团员数量众多,内部组织结构完整,团员管理严格按照剧团管理条例及章程,团内各项工作推进有序,确保每年四大专场顺利进行。剧团团长及秘书处每月召开例会,对日常工作情况进行汇报总结。各专场结束后,团长及秘书处会召开反思及总结会议。每年年底进行全年工作总结,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案,同时制定下一年发展规划,力求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具体可行。

剧团每年专场均会依据需要购进部分物资,经过长期积累,剧团物资数量众多。现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社财产管理规定》对现有道具、光盘、图书进行整理归纳。剧团现有大小道具200余件,图书330余册,光盘181张。每年学校给予剧团充足的资金支持,用于日常训练、专场演出及外出比赛。每一笔经费都有预算及决算明细,确保资金使用透明合理。除资金外,校团委还为我们提供艺术楼地下排练厅和学生活动中心小排练厅作为日常训练场地,学生活动中心舞台及北国剧场作为演出场地,保证每周1次的团活、每周2次的基本功训练以及每年的四大专场,满足我们的训练要求、排练时间及演出需求。剧团的训练活动均有本校在职在编的专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教学,从表演及其他方面对团员进行指导。

经过多年的探索及总结,剧团已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团员招收机制,确保为每年专场及比赛输送高质量演员及后台协调人员。目前,剧团有106名团员,其中特长生8名、非特长生98名,非特长生人数占全团人数的92%。基于剧团规模庞大的现状,在人才培养及剧团管理方面我们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建设梯队,并佐以科学、完善、合理的考评制度。我们针对每一位团员制定积极、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升优秀团员成为剧团骨干力量,最终进入剧团管理层级,带动剧团不断向前发展。

剧团现在主要是以黄会林老师、姜涛老师、萧薇老师和金然老师为指导进行日常训练和教学。每学年初期都会结合专场及比赛情况统筹安排整体训练计划,详细规定教学方法、时间以及场地,系统地安排和实施训练。在整体计划的指导下,剧团的日常训练井然有序进行,最终高质量的完成各项比赛及演出任务。

目前剧团保证每年举办迎新大戏、小品专场、春季大戏、毕业大戏四大专场,每次专场都会上演新排剧目,每年的新排剧目中至少有一个新的原创剧目。专场剧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现了剧团成员的创新水平及创作能力。2012年至今,剧团已举办16场戏剧专场,其中排演原创剧目4部,学习保留剧目6部。各专场综合上座率达98%,受到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在校内及北京高校戏剧联盟中有很大影响力。

此外,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社大学生艺术团积极参加“艺之翼”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12年以来,剧团成员分别赴河北秦皇岛、承德、北京市平谷区、浙江嘉兴、重庆长寿等地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深入基层进行调研,给基层群众带去了丰富的文化大餐。201510月,剧团成员随队赴美国孔子学院参加艺术巡演活动,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姜涛老师、萧薇老师和金然老师是2012年以来剧团的主要指导老师,3位老师对于剧团的日常训练付出了很多心血,近年来一直保持每周3个小时以上的训练指导时间,每逢重要比赛,每周的训练指导时间高达10个小时。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对于培养剧团新兴骨干成员有重要积极作用。

2012年以来,剧团在三位主要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多次参加市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在北京高校中起到示范及带头作用。

级别

获奖

时间

奖项名称

参赛内容

获奖等级

市级

2010

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

《小美浪人》

《我要自由》

一等奖

市级

2011

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戏剧节

《最后的小丑》

最佳剧目奖

最佳编剧奖

最佳女演员

优秀服装设计

市级

2013

第四届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

《西部往事》

一等奖

市级

2013

第四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优秀编剧奖

《西部往事》

优秀

编剧奖

市级

2013

第四届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

《母亲的秘密》

一等奖

国家级

2013

第七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

《小剧场 大能量--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社戏剧与人探索》

二等奖

市级

2015

第五届北京大学生戏剧节

《家》

最佳

导演奖

优秀

组织奖

市级

2015

第六届南锣鼓巷戏剧节新生单元

《赤色花束》

入围

市级

2015

首届清华“启迪杯”大学生原创剧本大赛戏剧单元

《信陵君》

(剧本)

二等奖

市级

2015

第二十二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万达杯”第二届“青年剧本与创意大赛”

《新手编剧》

(剧本)

三等奖

市级

2015

“扶持青年优秀电影剧作计划”

《爷爷变成猩猩被捉走了》

(剧本)

入选

剧团参加主办的各项活动不仅在校内引起广泛关注,在社会上也得到了媒体的关注。201511月份,现任剧团团长及副团长接受了国家大剧院的采访。

未来发展预期是北师大戏剧活动得以持续的重要基础:基本设计为

1)定位。北国剧社作为新时期第一个高校学生戏剧团和第一个被写进中国戏剧史的当代学生业余演剧社团一直以来都以高要求、严标准要求自己。面对校园剧团繁荣发展、校园戏剧文化百花齐放的局面,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要想在众多高校剧团中继续保持先进地位,剧团必须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在演员的训练、剧目的制作过程向专业方向靠拢,致力于提升剧目水平。同时,作为市级团体,剧团理应承担推广话剧艺术、培养话剧观众的义务,致力于打造师大乃至北京高校最好的话剧平台。

2)内部未来发展。基于剧团专业化发展的考虑,未来剧团内部将会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演员及舞美灯光音效的培训上面,同时要在专场运营过程中学习专业剧团的宣传、管理机制,提高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演员及后台培训方面,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日常训练借鉴表演专业训练方法提升专业度,同时充分发挥剧团指导老师专业性的优势,由指导老师在团活时对演员进行成果检验及训练拔高。二是邀请优秀灯光舞美老师对剧团相关成员进行培训,同时寻求实践机会外出观摩。

专业运营方面,我们将会借鉴专业剧团运营模式,逐渐建立并且完善制作人制度,在专场制作过程中注意各部门的协调并把控进度,从宣传及后勤层面保障专场的顺利进行。

剧团新成员吸纳方面,一方面我们会适当提高门槛,在招新面试时严把质量关,确保新成员的水平在一定的水准之上;另一方面为减少优秀人才流失我们会适当拓宽入团渠道,通过增设考察项吸纳新成员入团。

3)外部的风格特色。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社(下称剧团)是一个有着优良戏剧传统的剧团,从成立之初绍武先生提出的“学演戏,学做人”的社训,再到曹禺先生题给剧社的“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近三十年来剧团一直秉持“戏比天大”的原则,在高校学生剧团独树一帜。

为了“戏比天大”这四个字,剧团成员不论是在日常训练还是在演出比赛的时候,都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汗水。一周七天,剧团有六天都会组织训练,每日练声、周日团活构成了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再加上每周单独的形体和表演训练以及戏剧沙龙,团员们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剧团当中。刻苦的训练为演出质量提供了保证,也赢得了观众们的一致认可。

除了自己排练节目,剧团还积极担负话剧推广的职责,在校园里面举办戏剧沙龙、剧本朗读等活动,并为师大观众提供优惠票的购买服务。剧团会一直以高标准严要求自我要求,不断提升演出水平。

4)对外的示范带头作用

一直以来,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社在本校及各高校间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一直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模范带头作用。

校内方面,剧团认真履行学生艺术团体的职责,积极普及和推广艺术教育,培养新的话剧观众群体,为师大校园的文化生活锦上添花。剧团主要开展的活动分为专场演出和话剧推广,目前剧团正在积极筹划邀请校外团体在校内举办演出。每年的四大专场已成为北国剧社的传统项目,各专场风格迥异,妙趣横生,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与活力,得到了校内外观众的广泛认可,为广大师生带来了精彩的文化大餐。话剧推广主要形式是戏剧沙龙、剧本朗读及戏剧工作坊,这些活动面向全校师生,吸引了一大批热爱话剧的观众前来,对于推广话剧艺术有积极作用。可以说,以上两项活动充分发挥了高雅艺术在校园普及的带动作用。

校外活动方面,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社主要工作有校际交流、国内交流活动和国际交流活动,积极发挥示范作用(详见附录二十六)

2012-2015年间,北京师范大学北国剧社延续“戏比天大”的传统,在提升排演剧目质量的同时积极普及推广高雅艺术,并且在演出比赛各个环节表现突出,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北师大周星等撰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