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国电影评析之一:十二公民和烈日灼心

标签:
文化2015中国电影烈日灼心十二公民 |
分类: 电影研究 |
2、形态拓展:本土改造和开拓创造——《十二公民》《烈日灼心》与现代思辨创作。在2015年电影中,不像电影的的莫过于《十二公民》,因此在市场上并不能大卖是确定无疑的。但影片恰恰在中国电影的IP改造和别具一格的形态上,给予娱乐时代创作的精神不惧的创造努力。论及所谓的IP,这影片也是源于脱胎西方经典电影《十二怒汉》,美国导演西德尼·吕美特的影片,是描述一名纽约青年被控杀父,在将被判处一级谋杀的死刑时,需要十二位陪审员一直同意才能裁定死刑有效,当时的十一名陪审员谈论时裁定疑犯有罪,只有一位8号陪审员认为觉得事态可疑,坚持提出异议并且与大家争论,随着疑问的逐一提出,居然凭不懈努力逐一说服,其他陪审员无法反驳他的疑问终于推翻原意,为这一宗几乎已成冤案的判决平反。所以,根源于IP的对应《十二公民》自然和其母本大略相同,但移植到中国的一个大学模拟陪审,开始了一个及其超前的所谓陪审团断案故事,并且让 “虚拟陪审团”在一个乱糟糟的仓库里讨论,单一的场景居然依靠辩论的议事规则掏挖出丰富的时代人心的隐含故事。影片以一个楼上老人被谋杀,楼下听到者,和对面地铁经过的短暂时间看到谋杀的女性证词的真伪辨析,构成一个话剧式场景的影像表现,来展开十二位家长陪审员的争论。从漫不尽心到评审员们的不同意见交织,慢慢形成了戏剧性张力,社会文化和人心历史的折射,造就了狭隘空间中的充满事端和不时争斗的人性决斗。
http://photocdn.sohu.com/20151023/mp37416455_1445584665244_3.png
《烈日灼心》也似乎是IP的电影,从原著小说《太阳黑子》改编而来,为2015年8月27日《烈日灼心》上映,导演曹保平花了四年,而改剧本用了五个月、拍摄三个月完成、但剪辑一年多等等。又因为主演之一高虎涉毒,按照规定必须修改,又拖了一年。一个坚韧的创作者使用IP不是为了招揽观众,而是为了延伸挖掘故事的内涵,自然这是中国电影实现市场基础却要提升质量的保障。如何深入和动人,是显示电影艺术创作的功力如何,《烈日灼心》讲诉一个颇有悬念的故事,给予警匪片人文思考的空间。辛小丰(邓超饰)、杨自道(郭涛饰)、陈比觉(高虎饰)已经是社会安稳生活的常人,辛小丰成了协警,遇到危险无畏勇敢出生入死;杨自道做了出租车司机,不时见义勇为待人良善,扬自道隐居鱼排无涉人事。由于影片一开始辛小丰所在的派出所调来警长伊谷春(段奕宏饰),情况发生了微妙变化,警长敏感警觉,他既欣赏辛小丰的能力,但似乎发现他有什么特别异常,警长没有放松7年前的凶杀案,在挂念疑案的心结中发现蛛丝马迹,于是逐渐怀疑辛小丰当年案件有牵扯。随着故事延续,7年前的故事转来,我们发现三人是发小,但7年前在厦门某水库旁别墅里,辛冲动强奸一女孩导致死亡逃亡,似乎怕事情败露,三人杀掉别墅里一家五口。因为不忍心,辛小丰将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抱走,三人共同抚养女孩长大,孩子成为三人慈爱护佑的对象。七年后原本安稳生活因为旧案重提,三人惊扰,租住的僻静居所,原本是避人眼目, 却不料其实房主设置了偷听他人隐私的设备,影片增添了惊险的元素。警长发现辛小丰可能是同性恋,其实是辛小丰伪装成同性恋,源于警长无意间提起有人说当年的凶手是个同性恋,而同性恋不可能强奸女孩,他由此伪装来保护自己以引开伊谷春的注意。但随着剧情发展,执拗的警长发现了真相,凶手三人暴露。但随即,杀害一家人的其实另有他人,让剧情增加了奇幻性等等。从此变成同性恋。
影片构筑在已经出色自我努力“改造好”的社会人,又意外旧事重提,如何逃脱不了坚韧探寻真相的法律人追捕的危机中,让事实必须揭开的过程,不只是影片中人的担忧,也是观众矛盾心理的撞击。我们会追问:他们不仅是表面上的“好人”,见义勇为的维护治安的常人等等,而且已经在对待抚养长大的女孩情感和良心上,充满了动人的呵护与爱心,不是已经“改造”成功了吗?尽管事实上我们的理性也知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电影让一个必然具有矛盾性的故事冲击着我们的思维,不错,有罪必须惩罚,但惩罚是为了改造成人,而社会人的本质是爱心和保护社会,似乎他们已经如此。作为复杂社会维系需要,和力求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自身就只能按照原则来行事,紧张的额职责绝对必要,可影片让我们看到放大聚焦的矛盾和为难心理,不得不困难的选择。对于常人而言,情感和法理选择原本就难以周全,能将这困境展示的缠绕人心而痛苦,又要澄清事实缘由,正是有思想有情怀的电影人。在叙事中,介入猫鼠游戏的影像因素还有两个聚焦复杂性的东西,其一是辛小丰因为强奸女生致死,似乎落下了心理阴影而变成了同性恋,但结果原来是;落水人情急之下的抓住稻草的遮掩把戏。这一合理的心理因缘构成一个感知悬念,也无形中暗合某种时代潮流的噱头。这一设置为破案解惑真相提供了难度也提供了有难度的高明呈现。解开真假同性恋是人心期望的心理逻辑,也是剧情必须的结果。另一个复杂性是三人对于女孩视同己出的爱护,让抓捕追踪的意义变得含混起来:必须破案和连带的就要让爱女无家可归的矛盾,电影的高端正在于此。人间有多少设定的道理必须遵循,却你又有多少人心不忍的东西不忍眼见?真相必须揭开,但揭开的真相都是残酷甚至伤及无辜;理性需要维护真理,但其实真理的后面又是难以直视的困境。一个好电影展开的不是简单的事实,而是丢给你事理的难题,所以才有走出影院的琢磨,也有困惑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