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元旦,北京清癯---人少了,车少了,一种轻松的气息。于是可以想想自己的事情。做了许多自以为尽心尽力的工作,包括已经为开年的艺术楼内的墙面布置、墙外宣传栏做了必要的准备,4日开学,将面貌一新。但其实不断想,这年头,需要这般分外去做吗?其实,做不做的得失时常显然,你的地位、实力都可以懈怠不多做事而难以被人诟病,而做事的时候难免有得罪的可能;而如果维持现状反而可以用口舌安慰来得到好处---明摆着,因为如果条件不够却关心到位,反而觉得难能可贵。
实际上,真正的得失自己知道,勇于担当却未必是值得担当,时常心里明白道理,却忍不住去操作,而人心的看待却未必是深入的,即便是同事,理解做一件事前后的付出也不见得多,于是就难免有疑难的问题摆在面前:多做好还是少做好?
暗地里明白少做好---庸庸碌碌不见得被挑剔,多做就有了靶子。可惜,人种就是一个实干人,管他三七二十一,先让良心满足而罔顾一切。人间规律其实有时挺悲哀的,关键是你是不是为自己心灵真实而奋斗而不顾世俗,世俗的规律时常取胜却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的。
比如——我一直把握着学生需要就是一切,所以这一年参加了无数学生的演出、展览、展映等活动,你明白,鼓励他们就是职责,但几乎没有学生会明白:你是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来安排的,阅历和兴奋的青春激励下,学生的时间大把着富裕,而快乐也是无限的,不会明白一个成年人需要顾念的东西都是要付出代价。你的付出一年几十上百次的时候,就意味着牺牲的累积,生命的消耗。值得吗?时常扪心自问,你也许反而需要承受来不了的时候的抱怨。明白这一点如何做?依然是会付出而不顾其他了。所谓教师是'蜡烛"之说其实在这里。
所以,我会极度的尊重被安排任务的老师,尤其是你需要人家帮助你职责辅助的时候,因为你知道这后面人家的付出。没有什么是必然的,尽管你可以给一点补偿,却其实不抵付出,但反过来你自己却一点都不能去得到,你就要牺牲一点生命时间。职业的付出就是如此,你受尊崇就要承受不解。好在接下来更多可以依赖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才能得到学术不输人,而思考熬白头,那时,你就是自己。
2015年末,参加学院研究生元旦晚会,其实原先有自己的安排,但研究生的邀请就是号令,于是兴致勃勃的参加,心焦晚上要完成的东西,却还要投入。但高兴看到大家的快乐,任何人的付出都是一种心智的牺牲,只是你是不是具有自身弥补的可能。
翻看那一晚心急如焚的时候,其实安稳如山,时常经历着这样的时刻,因为你是职业人
你其实也是血肉之躯,也要不断衰老而去
当下的风光都是要付出不断的代价
那一刻,真闪过该省去自己的付出而获得的时候了
在选择的那一刻,未必没有想过我还要承担这样的责任吗?
在猜词的时候,大家欢乐无比,你也一时忘却了许多
在唱歌助兴的时候,完全放开,尽管那一晚歌声感觉不好
晚间回去加班完成了文章发出,另外一个学术承诺的战场还要去奋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