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获得评价和护佑获得成果哪个重要?其实对于人而言,知道成长的一点一滴的幸福才是重要的,在我的学生中,期望他们站在学术之上的人的价值的认识,一直是一种不言的要求,做一个知晓人情世故的高端者,比知道什么是学者、什么是学问来得重要----可能这就是周门传统,无需津津乐道的强调学问,而是强调做人第一,不去攀比似乎学问什么的洋洋得意而品性低劣的人,无需把导师看得尊崇如何,只要自己学会正直善良,依赖时间来充实自己的根底,成人并且出众是一种自然的事情。
判断是不是好导师,千万不要去看他多少文章、多么一本正经、只要看他会不会把自己的点滴学问看成天下最大那么自恋,就知道好赖。我以为自己作为导师就是一个高端洞彻学问的人,对学生帮助在心底里,期望在骨子里,祝福在无言里,这就是好老师的作用

2015年6月3日下午,我的2位博士答辩结束
答辩委员会——主席丁亚平研究员,路海波、胡克、王宜文、陈晓云等,准备开始倾听答辩者报告

阐释是一个再次明了主要观点的时候,但按照北师大新规则,在介绍学生后,导师必须退出答辩现场,所以完全依靠学生自己的发挥

第一个答辩者徐爽--来自重庆的小帅哥

看来他不紧张?

周门兄弟姐妹们来捧场

互相支持是周门同仁的特点,我一直把大家当成朋友,也希望他们彼此之间建立亲密无间的友谊

2位博士生甚至从外地赶回参加捧场

第二位答辩者——张侃侃,来自西北,今天一个韩国范

答辩中我只能中间进去拍个照什么的坚持按照学院要求执行

等待宣读决议的一刹那——基本上每一次都是一个期望的状态

我的第54名毕业博士出笼,徐爽是有史以来最长的答谢语者

入学以来,他的确从未必自信到坚强完成飞跃,论文完满度得到赞赏

获得同门的鲜花是一个值得的嘉奖

侃侃的答辩也居然那样长

他对于答辩专家的一一致谢显然发自肺腑

他得到祝贺一样充满幸福

少有的一次是全部男生博士---专家倒是时常清一色男教授

导师加入----为我的第54、55位博士祝贺

看看什么感觉,洋溢着的喜悦不亚于2位博士

祝福他们,几年来相处,有助他们一点或者自己坚强成长,其实都在我的细致知晓中,按照个性去支持、调整、鼓励也是导师的水平

周门博士同仁的祝贺

周门同学对于战友的感觉可见

晚上再一次畅饮祝贺的时光

每一年的祝福,每一次的幸福,每一个成就的自豪,这就是毕业之时的感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