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较舞蹈教育的特性

(2015-05-03 13:53:54)
标签:

文化

艺术教育

中国美国舞蹈教育

比较研究

分类: 艺术教育

比较舞蹈教育的特性
为学院王杰博士著作所写的序言,既是受邀、也是喜欢,更是为鼓励青年研究者深入探寻艺术教育而自愿给予的支持。其实,比起自己的文章写作来,更为欣赏他人的研究,除了自己创造力受限外,青年学者的作品更为专注而深入。

 

把握舞蹈艺术本质 探索舞蹈教育规律研究

—《中美综合性大学舞蹈教育理念比较研究》序

 

 

                                                                   周 星

 

    这是一篇集中探究舞蹈教育的博士学位论文,也是探究舞蹈教育的不同国度体制和方法,从教育学意义上来比照分析的少有文字。如何看待舞蹈艺术首先是一个观念问题,作者显然作为行内人,对此的研究清晰而具有主见,一看便知。而先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这一论述基点,也可以呼应作者的基本认识。舞蹈作为艺术的重要构成对象,是伴随着人类产生就出现的艺术形态,人们载歌载舞的时候,身心愉悦相伴,身形伸展中,心智情感也为之欢舞。无疑,舞蹈艺术从一定意义上看,是最为切近人本体的创作艺术。随着舞蹈作为教育形态成为艺术培育的对象,舞蹈教育的高端精粹性就随之形成,一方面在于来自于生活的舞蹈变成了凝练艺术肢体的“高雅”艺术,比如芭蕾舞等更多是沙龙、客厅的展示艺术,需要精致的把握;另一方面,舞蹈的确为了气肢体伸展的优雅,对于表演者身姿要求越来越“专业化”,于是慢慢的,舞蹈就有些艺术的高不可攀而形成专业教育傲人的特点。

    时至今日,我们该将舞蹈的艺术高端性和人本真的要求做更为适当的协调,站在新的认知意义上,舞蹈艺术的价值要从多个方面来认知:舞蹈不仅是人类肢体语言汇聚的表演艺术;还是舞台感官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艺术;同时舞蹈也是调试身心的康体柔美艺术。于是,舞蹈艺术教育不仅是培育舞者的技能技巧艺术教育,也还是培育人愉悦身心意识的通用性公共艺术教育。这样理解,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舞蹈艺术教育的场域,也才能兼顾舞蹈艺术教育不仅是专业小众的培育教育,还是大众感知形体美的文化艺术教育。舞蹈艺术作为艺术门类中的独特组成部分,是历史悠久、技巧特殊的专业对象,由于其专业特殊性,需要的技能技巧培育也别具一格,一般需要专业性艺术院校才能做好,事实上,以往也还是少量的舞蹈专业学院才能培养合格的舞蹈学生。但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大学舞蹈教育从专业演员培养到更为多样的编导、舞台表演到社会舞蹈培育,需求日益扩大。舞蹈也成为艺术教育面向人的全面素养教育的重要对象。综合大学和专业舞蹈院校的双轨舞蹈教育,既是社会需求的促发,也是舞蹈艺术更加重要性的体现。

    这正是我们来看待王杰博士论文的背景。诚如王杰所言清晰认识到的:“从当前舞蹈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舞蹈自身教育功能的体现并不充分,对舞蹈教育价值的探讨也相对薄弱,舞蹈学在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中所占的地位相对边缘化,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对舞蹈教育发展的本质问题,即舞蹈教育核心理念和价值的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入。因此,对反映舞蹈教育价值、功能的舞蹈教育理念的研究凸显出尤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的确,这正是论文所针对的背景,保持着这一方向,作者展开了对于中美综合性大学舞蹈教育的体系的分析考察和理论辨析,这一对象研究无疑对于看清舞蹈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具有积极的针对性意义。

    王杰的博士论文研究,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的一致性即注重比较研究,是相当出色的,这根源于其看清自身舞蹈教育必须有他者映照---尤其是成熟的舞蹈教育体系的他者来比较的理念,也是因为作者对于跨国舞蹈教育的亲身经历。在中国大学的舞蹈教师身份,和到美国大学的舞蹈访学与教学经历,使王杰对于中美舞蹈教育的比较具有切近感。而显然,她关注的落脚点是中美综合性大学的舞蹈教育,这就将舞蹈具有的艺术高度专业性,和大学教育需要更为宽泛的人的培养相结合。而看看她研究所选取和中国综合性大学对应的几所美国大学,包括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纽约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嘉娜宝分校和威廉玛丽学院等,都是美国历史悠久且知名度较高的综合性大学。这样的大学中的综合性舞蹈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的借鉴,对于中国的综合性大学舞蹈教育的比照,显然具有提升的积性比照价值。关于论著其中的细致比较,这里不赘述,但令人感兴趣的是其比较综合大学舞蹈教育的观念,具有宽泛的参考价值。综合大学舞蹈艺术教育的的特异性建设思路,是需要有自身有别于专业舞蹈教育的差异性,放大而论,艺术教育原本就是兼容所谓技能需要的“专业”培养,和宽泛指向的教育性“专业”需要的多元性。无论艺术如何特殊,也需要专精尖与普泛性相结合的“艺术教育”。在综合大学舞蹈艺术教育的体制中,如何兼顾舞蹈艺术的专门要求,和给予舞蹈不仅是肢体语言个性表现,而且是艺术观念和艺术文化的丰富培养,成为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仿照舞蹈学院的专业体制既有专业性的合理要求,本质合理,但显然由于学生来源不一样,而且是教育培养的要求,应该有区别,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面向社会的出路的切近性不同,都导致必须寻求自身的独特性。显然,作者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其文章中涉及的北京师范大学舞蹈专业,作为重点综合大学的艺术舞蹈专业建设,摸索确立了自己的特异性建设思路,即北师大舞蹈发展注重专一技能和综合性文化相匹配的培养,在选材上、课程设置上、技巧要求和文化观念等培育上、表演重心的确定上、出路的响应性上、舞台演出的风格和对于师资的要求上,都有自己坚定的要求。而在区别于专业舞蹈院校的同时,却和西方综合性大学的舞蹈教育有不少呼应的关系。研究的价值在于确认适应时代需要和舞蹈艺术的更大发展前景,舞蹈艺术教育的观念和教育形态应该扩大,这对于学科发展和舞蹈艺术教育现实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

    关于本论文许多学理性的阐释和比较中的细部,作为舞蹈的外行不应该多加谈论,但就其章节逻辑和阐释理论与案例的结合,都自有信服力。其实在比较中作者对于中国大学尤其是综合大学的舞蹈教育观念的认识,在许多方面是超越了现存一般传统,而分析的学理意义和提出的建议,都对于认识中国舞蹈教育理论具有参考意义,特别要强调,舞蹈学科没有窠臼而需要大胆创新,中国舞蹈教育注重的是专业性质坚守和观念把握相融合,才是适应时代发展必然之路,舞蹈必须是肢体语言的本质不可放弃,但舞蹈的造型和舞蹈舞台表现却要夺人眼目,而创造和表现都是要用心灵去认知。作者学术研究所延伸出的诚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舞蹈特色一样,是可以逐渐把握舞蹈本质和确立自身观念的探索中形成自有特色。

   王杰博士是一位刻苦而专业的舞蹈教育工作者,也是难得的舞蹈艺术研究者。在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的舞蹈教师身份,教书育人勤勤恳恳,亲身所历这这一个舞蹈艺术教育的大好发展时光。专业性培育自然是其优长,但依然期望在艺术学理论和舞蹈艺术教育理论上深入探究。在协助著名舞蹈理论家吕艺生先生进行的重要舞蹈艺术研究课题中,取得不少成绩。考取艺术学博士资格后,不仅参与相关课题研究,而且克服苦难,奔赴美国进行舞蹈艺术教育研究,扩大视野、收集资料,从何为研究做好了充分准备。本书的研究使之获得博士学位,但这只是一个良好的阶段的结束,相信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她还将深入下去,为中国的舞蹈艺术教育探索做出更好的成绩。

 

                                                                                                                2015年元月5日京师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