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8日南京:东南大学召开的国际视野下的艺术教育高端研讨会,贾磊磊首先致辞,接着我致辞

中国艺术教育的阶段回顾与攀登认知--北师大艺术学院周星
如何看待艺术学?对于当下艺术学科的社会认知未必和社会发展实际切近,我们需要自己的切实努力,而艺术天然就是跨越国际的,所以重视艺术学不仅是社会需要也是艺术学专家自身的责任。
我的致辞主要针对中国艺术教育的使命而论:我阐释了中国艺术教育经历了几个阶段——
1、在2010年前是“破冰阶段”,即十余年来为了艺术独立成为一个文化学科门类的奋斗历史,两代人不断阐释和奔走,在本人担任的2届十余年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届内期间,就参与了无数次论证;
2、“突破阶段”,即2011年国家终于确立艺术成为中国学科建制中的第十三个学科门类,从此划开了一个新阶段,在很快的学科调整中,五大艺术一级学科到位: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等,从此开始独立运行和按照艺术门类的学科与专业的建设;
3、“发展确立阶段”,即到现在为止的艺术学门类的建设阶段,短短几年,按照艺术门类建设的规划,各个学校开始内部建设,艺术在中国教育版图中重要存在的事实,使得按照艺术规律办学的可能性得到落实,比如本人担任的“教育部戏剧与影视学教指委”主任的整个戏剧影视专业规范确立上报,其他学科也如此。同时艺术新的一级学科博士后站进行一次增补,我力主确立了2个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后站——北京电影学院和上海大学。
4、“攀升阶段”目前到了一个关键阶段:攀登阶段----艺术学门类需要在理论建设和学科精神的确立上更为坚实的确立自身的影响力,尤其是在艺术学理和艺术作为人类精神存在的价值的哲学确认上下工夫,处理艺术学理论的价值和各艺术分类的理论关系上尤其需要有共识等等

会议期间和各艺术学科大家相聚(左起--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我、东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东南大学副校长)

和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重庆大学彭吉象教授

右起:山东艺术学院田川流教授、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贾磊磊教授、切换美元陈漱瑜教授、华中师大美术学院院长徐晓庚

等待照相--细雨纷纷


研讨会会场

专家们倾听




开会还抽空见到我的3位在南京工作的毕业硕士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