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岁月遗迹---自行车的趣味

标签:
生活趣味自行车青葱世界炫耀 |
分类: 生活随感 |
关于自行车的感悟,是在加拿大---其实是中国以外的西方国家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在西方人看来,骑自行车是奢侈--健康人--有意味的形式,而在我们确实是一种代步工具。在加拿大,骑车必须整装待发,而且要在规定的公园等地方,于是健身而飞交通工具就确定无疑
我们怎么也想不出街头汽车的人都有头盔的感觉如何壮观----首先是一种无法估量的商机啊!
在我们近年,骑车比起汽车来似乎有些式微?
自行车之于我自然是一种国人自小约定俗成的必须技艺,小学时自然被招呼着或者急切着开始学习,在大人看来惊心动魄中摔摔打打学会了,那时是人比车小,左脚蹬着,右腿从杠子下插进,坐垫是太高了,但这瘸着的骑行法实在是锻炼孩子智慧的方法。
大点显然不满足,就是高高的垫子也没有障碍,就坐到28自行车的横杠上双脚开始正常自行车的骑行,得意洋洋的穿街走巷的得意,只有孩子才知道那种炫耀的味道
再大点就扭着屁股在坐垫上适应骑行,只有孩子才有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姿势,其实很不稳当,但谁能阻挡住灵活的孩子?每一次都要脚尖去适应镫子,但掌控世界的感觉是实在把握到了
再后来,骑车就是炫耀,你无法想象当时人们如何做到招蜂引蝶的趣味----尤其是男生有一辆新车还是东洋马一般高大威武的28车,孩子意味自己荷尔蒙已经充分透顶,居然需要用脚跟蹬着,而呈现出外八字的姿势所以为的男性魅力,那时候,其实印证着所谓炫耀的都是不扎实的却是青春的感觉
其实自行车就是随身相伴的工具,后来的漫不经心和无需学习的技能就失去了最初学习的魅力
但一辈子骑车大概是不变了——
可惜的是,时常遇到学生惊讶的有些离谱——周老师你还骑车?似乎骑车是一种时髦?是年轻的标志?是和我身份不相应的举措?我真不知道到底夸张的口吻是什么内涵?
其实走路、开车、骑车都是一个随意地行为,自如而切换才是我的本事-----一直以为自己是毫不拘束的使用外在的工具而自在的行事,或者说自然的让内心需要得到抒发而无需顾念身份等等的自然人。
在北师大的岁月中,丢失了10辆车,但似乎都集中在此前几年,这几年少之又少,显然,自行车的被看轻是显而易见的,身份的意味也许就是奥秘。
但我依然骑行在自由的天地中-----校园中我的骑行一半是赶时间,一半是锻炼身体,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校园中快之又快的家伙
我喜欢将一个事务的趣味挖掘到顶,比如,骑车偏偏找限行带边缘和马路牙子之间极为窄的地方憋足速度快速对准冲过去,大半时间都无恙,有时也马失前蹄,那就要极好的摇摆修正的功夫----但其实只要是勇气,多半人不敢,极少数人忐忑不安的开始必然要摔倒告终
勇气和自信是克服困难的法宝
其实把生活变成自己的施展法场才是问题所在,不被生活绑架而支配调理生活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那天外出我开始自得其乐的施展---顽童般的自得,在他人几乎是有失人格,在我才不管三七二十一的自在表演
随时运动犹如骑车一样,都是活着的趣味---也是内在青春意味的显示吧?
骑车就是一种折射,敢不敢骑车似乎是许多人体面与否的抉择,在我却是自然无关他人的表现,我行动故我在!
而形成个性也无需再三斟酌,你就是自己的存在意义,没有你还有世界吗?
在宏村西递的时候,我就这样自鸣得意,也许炫耀的过分,却是自己留下来的美满感觉
不知道这样放肆的青春离我而去还要几时?但实际上你就是自己的掌控者,心若飞翔行为就无拘无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