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文化助推中国电影新跃进
——贺第21届大学生电影节开幕
大学生电影节执行副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周星
2014年4月8日下午,又到了每一个年度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电影节庆活动——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开幕的日子。跨过20年已经显示独特存在不可替代的电影节春天盛开,预示着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又开启第三个十年的新起点,而建基其后的这一年度的中国电影也恰逢其时开始新跃升:超规格的近240部报名影片令人兴奋。回顾2013年注定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具有标志性年份,不仅仅是票房跨越200亿达到217亿元,而是简单的票房涨落背后的一系列问题得到关注,比如艺术创作开始获得更大拥戴,关注票房之“偷”的制约政策,以及票房决定一切的文化失落拯救问题,还有中小成本电影异军突起,以超规模的集群性丰盛收益,让若干年来大片压制的局面瞬间改观等等。聚焦起来,在2013中国电影现象中,以下几个方面显而易见:
1、首先是国内票房高涨却走不出国门的烦恼由此凸显;
2、接着是青春题材爆发而受到非议的小时代热闹无比,让观众莫衷一是。
3、更有大片冷寂而小片收获颇多的奇异现象,令人玩味。
4、2013年显著的现象还包括文艺电影市场接受难题和开始改观的迹象;
5、不能忽略2013年电影和新媒体的复杂关系导致的市场引导机制问题。
6、显然要特别强调的2013年最为凸显、也最为值得探究的是卖座不叫好的巨大反差的“倒钩收益”文化成为年度值得分析的焦点现象。
但2013年电影开启了200亿时代,以36亿美元的实力向2014年逼近50亿美元的目标迈进,于是我们说,中国电影的文化深入的基础和改进机遇必然出现。随着《白日焰火》夺得金熊、银熊而市场热多凸显,诸多信息都昭示着2014电影无疑将大大不同。
首先,大创作市场格局重新出现、按照增长速率,从2013年的18000快银幕到实现超23000快银幕的格局,将带动观影新波浪可以见及。人们关注中国电影已经不是新闻。
其次,新的导演群落将更大风采亮相银幕,新导演已经发现自己的时代到来,既然目前徐铮的处女作成为中国电影第一票房,赵薇处女作可以占据女性导演第一票房,为什么更多新生导演不可凸显?越来越多的新导演的名字显山露水,新时代已经到来!
第三,随着2014年初发出的严格票房登陆的措施,发现瞒报陋习将至少隐瞒了20—50亿票房,那么只要严格执法和系统升级加上督查到位,将让电影票房井喷而逼近300亿人民币也许不是妄想,而中国电影票房接近美国电影一半的目标指日可待。
第四,文艺片创作会有新的落脚点,在文化作为真正的追求目标,一系列鼓励加强文化内涵支持的措施可能鼓励创作和约束市场唯一取舍的目标。多银幕增长的良性目标是商业大片促发市场票房高涨,也容纳艺术创作丰盛空间。艺术、个性、本土电影更多出现而不断成为大众熏陶的对象迟早或实现。
第五,民营公司越来越占据创作总体份额,成为中国电影创作重要创新生力军的主力可以期待。在中影树立潮头的时候,包括华谊、光线、乐视、博纳等民营公司发展势头咄咄逼人,而老牌的上影如何不掉队、已经籍籍无名的长影如何显示还存在或者淡出,而星美、小马奔腾、大盛国际等等后起之秀大步向前,都显示了市场改革十年来的动人景观。
第六,对于2014年最为值得期待的是大片和大导演归来,当这一个名导或大制作阵容亮相时,2014华语电影将如何活跃——陈凯歌的《道士下山》,张艺谋的《归来》,姜文的《一步之遥》,吴宇森的《太平轮》,侯孝贤的《聂隐娘》,徐克的《智取威虎山》,许鞍华的《黄金时代》,顾长卫的《微信时代的文艺爱情》,张婉婷、罗启锐夫妇的《三城记》,关锦鹏和李樯合作的《放浪记》,郑保瑞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王晶的《澳门风云》,张之亮的《白发魔女传之明月天国》。以及合拍大片《狼图腾》和《最后的战争》等等,构成令人心跳的2014大电影魅力的呈现局面,至于中小成本创作如何凸显自己的夹缝中的奇迹而不是山寨2013的类型则需要观察。
2014中国电影市场跃进和品牌号召力的趋近良性互动的局面期待早日到来,大学生电影节将坚持一贯拥戴和奉献文化精神的品格,以青春的力量助推中国电影更上一层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