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日焰火》的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 周 星
看完《白日焰火》疑虑的人们对于为什么这样结尾不解,放焰火为什么?显然这就包含了惊悚创作的并非一目了然的性质,和看电影不是娱乐电视剧的婆婆妈妈可以人人周知。实际上电影片名的呼应在一切落定的收尾处,那的确是大手笔:冰天雪地凛冽气息中的大白日,上下迸发的焰火升腾、斜刺里穿梭,绽放角度别具一格散开的洋溢情境,让人久久留恋——这就是斩获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男演员银熊的《白日焰火》的深刻印记。疏淡开去的空间,让压抑的影像得到舒展,一个难解的碎尸案、一个被案件曲折弄得阴晦暗淡的刑警,和应该充满希望的爆竹新年,都在此刻得到释放苏解。影片让观众终于可以释放深陷迷局时的紧张,一个放纵而完满的收束令人更回味曾经感受到的一切。
艺术就是这样张弛有致。显然,这一个并非商业娱乐的电影,却不是沉迷于文艺自娱自乐的格局,而是注意大众观赏需要的心理期望,尽管难以排除创作者本质上的生活思考和文艺气质的细节留存,但抓住受众普泛观影心理却是有目的的实现了。而剧情的设置的确体现了悬疑、破案、暗设机关牵引人心的商业目的。扣人心弦紧张的让人揪心,于是这种既好看又不是肤浅的咯吱人的强作欢悦,注重内在紧张的驱使,使得《白日焰火》力求适应当下受众心理的明显追求得到实现,观影的独特感受相信市场会得到验证。
要别致却远别于一味迎合取悦的电影,《白日焰火》在剧作上最为体现吸引观众的是事理逻辑的细致处理,影片抓住三个周折段落展开起伏不定的剧情。起因:主人公挫折;转折、胜利的初潮:暗中追击抓获梁志军;高潮、收尾:揭出真正案由。
第一个段落是事情的起因:四散全国的碎尸残肢令人惊悚,廖凡饰演的刑警张自力理发店抓捕嫌疑人,意外同事被歹徒打死,他击倒枪匪,却不料未亡敌人爬起击伤自己,最终他打死敌手但心理上也伤残颓丧而改行。
第二个段落是闲散度日的醉人张自力,意外介入未结的碎尸案,开始追踪桂纶镁饰演的洗衣店女工吴志贞,然而真正处置案件的刘队长却意外被杀,他跟踪发现了碎尸案四散各地的抛尸途径,智慧的抓获隐匿失踪的杀人犯梁志军(王学兵饰演)。案由似乎大白天下,而他对于女性怜悯情爱得到实现之时,
第三个段落意外转折,爱上哀怜人吴志贞的张自力,从一件多年前未取的大氅调查,发现了蹊跷,终于发现真正的犯罪起因于桂纶镁,案情大白,情感复归平静。在这一个接续而现的破案中,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意外、表象和内在缘由的处置都合情合理。而除了所谓遗失在居委会的一匹马之外,几乎所有物件和事由都前后相接。比如第一波的残破尸体,是连接后来抛尸和那个失踪过磅员职业悬念的,如何抛却,过磅员到底是谁最终揭示。第二波的杀人,牵扯刘队长的失踪和梁志军的失踪,这在跟踪中得到隐约透现,过磅员梁志军没有死,但他冰刀打死的队长被抛尸却揭开了死人在哪和“死人”现身的一次聚合。而第一波中吴志贞树下埋骨灰似乎是刘队长送去的梁志军骨灰,却实际上是被这张自力记在心里的一个伏笔。第三轮中自以为除了死去的刘队长没人知道树下骨灰,却在张自力意外窥见而成为揭秘吴志贞真相的一个证据。而第一波中99年的一件衣物,在随后几次成为注视点而成为揭示最初案由的连接点。
不能说影片全部线索都丝丝入扣,一些细节比如大飞轮盘上的男女主人公的突兀表现用意何在,洗衣店被打跑的小流氓后续反应如何等都尚未完满交代,但影片事件逻辑的牵连和安排却做到了让人紧张而牵扯疑虑期望解答。返回去看都有答案,回想起来观众也恍然而悟,此时的思考也随之而生。
《白日焰火》吸引人却不是娱乐制造。剧情的牵扯让故事抓人、事件后面的思考才是电影不同于噱头电影的所在。不到最后一刻想不到元凶为谁,而观众和剧中人同步自以为明白,却需要辨析思考才可能清晰厘清,也由此,故事的复杂性有可能不动脑子的人们感到费解。但创作从一开始都是意外事件落笔,而让你紧张进入更大的意外的处理却清晰。诸如出乎意外衣物中掉落的手枪导致伤害,悬挂的冰鞋成为伤人凶器等等,电影似乎在意外中除了导引剧情深入复杂外,是在揭示人间的偶然性之中的不可阻挡的连锁效应。实际上时光倒流回去,我们慢慢清晰了是女主人反抗侮辱而失手杀人,而丈夫为了所爱而选择了顶替被杀隐匿藏身,接着为了保护女人除去一个个接近她的男子,碎尸案不断发生,情感的迷局却不断浮现。这时失意的刑警感同身受开始保护女子,却慢慢被职业职责催醒,而开始既护佑弱女子又要捉拿真凶。
一个冷酷现实的真切生活剥离在我们面前:谋杀未必蓄谋已久,但一当事件无论偶然还是必然开始,则人生的轨迹就铸定要如陀螺般旋转下去,这是最为残酷的事实。遮掩和接着掩饰的重叠,演化出无可扭转的棋局,其中的男女却从此深陷在因为情感纠葛而难以自拔的漩涡中。爱妻子的梁志军不能容忍接近吴志贞的男性,一个接一个的保护性除去,却让她陷入悲哀境地中;她的悲戚也成为吸引男性的一种气质,连张自力都有些不由自主深陷其中;但她在梁志军暗中监视下只能抵拒男子而过着暗夜中的孤独生活,这又让她孤苦伶仃成为许多人垂涎对象,又加剧着社会悲剧的接续发生。
直面生活扭曲,不是为了展示悲情而表现,让《白日焰火》具有混杂人间社会深层悲剧的成分。也许正是因为影片具有探知社会复杂性的性质,而逼肖生活的表现之冷静如常,不以简单的目的表现而具有人性经历的复杂真切性,才使得柏林电影节评委选择给予其金熊奖褒奖!需要辨析的是,影片既有大视野的全国发现残尸之惊惧事件,让影片具有大事件模样,又处理成聚焦于滑冰、大氅等微细物件牵连的个体因意外构建的谋杀上,粗细之间的处理巧妙。而借助煤车抛却尸体的稀罕事件和嫁接亲人被杀隐匿身份的构思,都是奇幻的设计,也造就了影像故事的奇异。当然如此冷静展示生活的残忍让我们不忍直视,但生活的粗粝感是一种把握能力,也是一种直视生活态度,残酷表现本身既是创作者对于生活的正视信心,也是时代自信大度的赋予。
这个故事的人物关系和表现是值得特别推崇。梁志军为爱而藏匿自己保护妻子已经少见,妻子委曲求全生存在底层屈辱暗夜中却合乎情理——因为事发起因于自身。她深陷在试图有爱却不能获得的双重重压下(丈夫已经“死亡”有理由获得男性青睐的世俗理由,丈夫禁锢般防范的束缚导致困惑的心理理由)了,加倍的扭曲让这一对人悲剧不断推演。刑警张自力破案而有了对吴志贞的调查起因,却被自身的捉摸不定的情绪所推动接近女性,情感的主动亲近和破案的不由自主的需要,让这份情感和案件一样迷雾重重。职业行为与个人情感行为的交织,是不少此类影片的共同表现趋向,但《白日焰火》更多可以容忍的合理性:同病相怜亲近、需要保护真诚等等,让人们一度以为关系发展是破案之时,也就是完善结局。但显然大大诧异了。犹如案件的后面另有迷局一般,情感的后面是复杂的情感背景。如果说一匹马横亘里出现在街道办事处令人费解——其实可以看作是生活的芜杂错乱和暗示着又有失踪主人的可能,但影片就是擅长于让人物关系具有多义性。
值得探讨的是既然梁志军变态伤害所有接近妻子的人,人们有理由怀疑洗衣店老板(王景春饰演)也有骚扰吴志贞的嫌疑,却为什么安然无恙?但只有让妻子在明处生存梁志军才能监视是一个合理理由,何况吴志贞自己对于老板的防范足以保护,一当出格自会受到梁的惩处。即便如此,占便宜的可能也反而加重了观众对于她的担忧,也引导着指向期望张自力拯救的故意误解。这时,我们对男女主人公的表现不由佩服,桂纶镁的哀戚沉静隐忍躲避,和廖凡的坚韧执着情感投入,构成关系的主动和被动的差异,但他们的表现都一样深入真实。桂纶镁的冷静无言的眼神和悲情没有试图揭示什么却蕴含多样哀怜。当桂纶镁滑向僻静深处的自如优雅的慢悠悠的身影后,是踉踉跄跄的廖凡笨拙举动跟随,构成一个听任生活摆布到了随意自如程度女性,和笨拙憨直却不舍不弃追踪对象的男性的一种真切写照。廖凡的逼肖生活状态的刑警表现的确出色,桂纶镁毫不逊色也显而易见。实际上,结尾的白日焰火的释放也似乎是他们都得到了终于疏淡开来的结局的呼应。而廖凡那一段舞蹈的尽兴张扬可以和桂纶镁野冰上的自由滑步相互呼应,都达到了人物性格身份的惬意表现。
也许可以说,这是一个紧张的喘不过气来的侦探故事,却也是一个不动声色的情感思考故事,而关键在于,在习惯喧闹夺眼球的时代观影潮面前,静下来挖掘生活是一件有难度的问题。《白日焰火》的冷静,似乎走的是再现生活原生态的范儿,似乎违逆潮流,但逼肖生活的时候,又显示了深入表现生活的勇气和态度,而实际上,创作超越现象的精细把握才是动人的精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