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操持学院97年历史背景下的10年院庆活动中,不断想起当初到
艺术学科的情境,一切历历在目,和第一届学生的亲密和在北校(定阜
大街辅仁大学旧址)那个迷人的小院后花园的每一个静谧的夜晚。深感
人生就是一个自己亲历而不需作假的时光。在学院网页改版要我写院长
寄语时,就不假思索的散文化写出一下文字----因为知道那就是你自己
而非院长:
院长寄语——
从1992年开始,我就服务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那时,改建的
艺术系在护国寺的辅仁大学旧址(北校),一个充满氤氲古气的古建中,
我们开始第一届招生,从1994年延绵至今已经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各类学
生;前伸到1915年创建至今近百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科在中国艺术
教育中地位独具、历史悠久、学术之风优长的特色日渐为人知晓。回顾
往昔,我们建立有全国高校第一个电影学博士点、第二个广播电视艺术
学博士点,中国第一批三个之一的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第一批艺术
学博士后流动站等等,凸显了我们在中国艺术教育的高端平台优势。而
上个世纪,作为综合大学艺术学科第一个改编雨果话剧《千元赏金》舞
台演出并获得文化部奖项,本世纪舞蹈专业在国家大剧院演出舞剧、代
表国家出访意大利演出,音乐专业师生代表国家远游俄罗斯、北欧成功
表演,油画、书法老师在国家美术馆和日本、台湾展出等等,北京师范
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艺术多门类的综合优势也显露无疑。这正是我们值
得骄傲的所在。但其实我们最为骄傲的,是深藏在这后面的几代教师们
忠实于教书育人的理念,和护佑莘莘学子的深切情感。始终坚持艺术教
育以人为本,文化精神孕育人心的核心不变,是我们最为珍惜的精神。
老师们深感每一届学生都是自己的珍宝,毕业生都是别致的记
忆财富,于是对我而言,常常在时光流逝的某时,会忽然想起和学
生们交往中的细枝末节,譬如某节课程片段中和学生交流的有趣细节,
或脑海中猛然定格一个舞蹈造型瞬间的美妙而津津乐道,乃至于有时听
到一个旋律而联想到孩子们音乐场上学生演奏的动人场景,断续而涌的
既有画展上他们斑斓五彩的画面,也有鲜丽文字中隐藏的可爱性格,而
书法流丽线条中的文化与跳跃音符中的身影,也依然清晰动人,等等。
其实,学生的寻常生活连他们自己都可能淡忘殆尽,但一定在老师的人
生过程中都是值得回忆的美妙的那一刻。
我不断叮嘱学生把握校园的美好时光,因为在学期间的美妙,只有
踱出校门、或如我虽在校园却已非学生青春灿烂才能格外感受到。人生
确是如此,身在其间的自得却未必享受,失去了才能顿然感到每一个瞬
间而想挽留——而弯臂之时已然是难以捕捉住的流水了。但只要有对美
好的渴望,也许还会在心底升起温暖的印象、填充的美妙回味。只要有
这般认识,不愁学术没有方向、不怕师生不会和谐相处,也不担心一生
没有温暖。
所以,我们都要珍惜学院、学校,珍重师生相处的纯真甘甜时光,
其实如哲人所言:“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追求美好,其余的一切都是等待!”
院长兼党委书记 周星
|